第573章 縉紳會議

羅刹國都城,莫斯科,克裏姆林宮。

年輕的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羅曼諾夫坐在富麗堂皇的宮殿內發呆。

為了羅刹國遠東地區與大明帝國的戰事,縉紳會議已經開了整整三日,但杜馬、大牧首之間的意見相左,並且雙方絲毫不肯退讓。

羅刹國縉紳會議由領主貴族、服役貴族、高級僧侶和政府高級官員構成,專門負責商議解決羅刹國的各種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

縉紳會議每次召開都耗費頗巨,且組織起來也很麻煩,本來去年阿列克謝登基時召開過一次,按說時隔才不到一年。

但遠東傳來的戰報實在是讓羅刹國震驚不已,國家的領土在飛速的流失,國家的士兵在被屠戮,這與羅刹國西部地區的戰爭還不一樣。

大明的軍隊實在太兇猛了,只一戰就將莫羅佐夫侯爵的兩萬多大軍打得大敗。

如果說莫羅佐夫的失敗還有大明帝國僥幸勝利的可能,那麽時隔半個月,諾頓軍團四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幾乎是將貴族們的臉踩到地上,並且死命的摩擦。

那臉打的是啪啪啪啪啪啪啪啪的響。

這只能說明,羅刹國的軍隊根本不是大明帝國的對手,而且最新的情報傳來,大明帝國的軍隊仍舊在羅刹國東部境內肆虐。

十數萬羅刹國屬民慘死,好不容易說服東遷的民眾幾乎在半個月內全部向莫斯科逃亡。

大明帝國猶如一只桀驁的怪獸,在羅刹國的土地上東奔西突、無往不勝,身為羅刹國的第二位沙皇,阿列克謝的心情簡直遭透了。

“陛下,普雷斯頓伯爵求見。”侍從皮埃爾從宮殿外走進來奏道。

“快傳!”阿列克謝從恍惚中清醒。

普雷斯頓是羅刹國的顧命大臣,也是他的老師,更是他最得力的幫手,在剛登基為沙皇而驚慌失措時,是他的老師幫他穩定了各地的局勢。

少傾,大殿內走進一個頭發花白,身著紫金大袍的老者,此人眉頭緊皺似有什麽愁事。

“普雷斯頓拜見陛下。”

“老師快快請起,會以召開的如何了?達成一致意見了嗎?”戰事緊急,已經沒有那麽多時間了,阿列克謝開門見山。

“回陛下,尼康大牧首仍舊不肯答應和議。”普雷斯頓嘆了口氣道。

教權與皇權的鬥爭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大牧首阿歷克賽·奧伯倫維奇·尼康代表的僧侶、平民堅決不同意與大明帝國妥協。

他聲稱大明的軍隊褻瀆了羅刹國的教徒,上帝降下罪責,阿列克謝應該調回西線的軍團趕赴遠東,教訓這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大明軍隊。

而以貴族為主的杜馬則大多支持普雷斯頓和沙皇阿列克謝,貴族們比較務實,遠東偏遠而苦寒,一年中只有廖廖幾個月可以耕作。

若不是為了遠東最東邊韃靼海邊的出海口,他們是斷然不會將寶貴的兵力派到遠東地區。

羅刹國疆域遼闊,但人口卻實在是太少只有七百多萬人,人口的基數意味著羅刹國無法支撐更龐大的軍隊。

“老師,我打算親自參與這次會議,您覺得是否可行?”阿列克謝雖然是沙皇,但由於年紀尚輕一直未曾親政。

“這……”普雷斯頓有些猶豫,阿列克謝年僅十七歲而且一向寡言少語,怎麽是那大牧首尼康的對手。

“羅刹國是姓羅曼諾夫的,普雷斯頓老師。”少年阿列克謝看著自己的老師,言語十分堅定。

……

“尼康大牧首,與大明帝國的戰爭有害而無利,你怎能如此執迷不悟!”軍務大臣維克多侯爵氣的臉紅脖子粗。

“維克多閣下,你也是東正教的教徒,請注意你的措辭。”尼康灰白的絡腮胡子、身著淡金色繡滿花紋的教袍,陰沉的對維克多道。

“哼——”維克多冷哼一聲表達對尼康的不屑。

維克多還待反駁,參政院門口突然傳來一陣騷亂。

“是陛下,陛下來了。”一個小貴族喊道。

此時的羅刹國剛剛從金帳汗國中獨立出來不過百年,還沒有完全摒除遊牧民族的某些特性,沒有如大明帝國般那麽多的禮教。

外加上教會在國內有著巨大的影響,沙皇反而只得一部分貴族的支持。

“尊敬的尼康大牧首,您難道不知道羅刹國目前的形勢嗎?”阿列克謝見到參政院有這麽多的人一時還有些緊張。

只是為了父親的遺願、為了羅曼諾夫家族的榮耀、為了羅刹國的數百萬屬民,他必須勇敢的站出來,盡快解決遠東的戰爭問題。

“陛下,羅刹國受上帝指示,一定可以擊敗殘暴的大明帝國軍隊。”尼康起身不卑不亢的彎腰道。

“北方有強敵瑞典,占領著從普斯科夫—諾夫哥羅德一線以北、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牢牢地控制著通往歐洲的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