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誰說攝政王就必須攝政了?”劉鴻漸一聽就不樂意了。

敢情當了個勞什子攝政王就得大事小事一把抓,將自己累成崇禎大叔那樣?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當初崇禎大叔的意思很明白,只要他認為不對的事情可以直接指出來。

也就是說,他想管就能管,不想管可以不管。

如果事事都要他來過目,劉鴻漸自己定然就不會同意的,立於小皇帝之上,老爺子健在還好說。

大叔一旦去了,那特麽他就是眾矢之的,還不如安心的在西山當一條鹹魚,掙點小錢錢維持生活這樣子。

“還有,爾等是不是太閑了?商稅之事上有內閣、下有戶部主管,怎的一個吏部侍郎、一個刑部侍郎、一個副都禦史偏要來插手?”

劉鴻漸早便知道拿商稅說事,不過是這幾個大叔、大爺的借口而已。

他們之所以個個氣沖沖不懷好意得來拜山門,不過是想借他之手除去政敵。

只不過,他們好像打錯了算盤。

呵呵,劉鴻漸之所以如此得聖眷,還是父子二人雙重聖眷,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不結黨!

而且屢次跟崇禎一塊幹大事、坑大臣,將他們個個都得罪了個遍,讓他們恨不得將劉鴻漸分筋錯骨、再吐上一百口唾沫。

當一個臣子上可為你不惜得罪所有臣屬,下可帶兵打仗保家衛國,智商正常的皇帝哪個不會視若珍寶?

這也倒不是因為劉鴻漸的覺悟高,實在是他覺得那些白胡子老爺爺沒一個好惹的,論智謀被人坑了還得幫人數錢的那種。

反正他也就是個直脾氣,亂拳幹死老師傅的那種,不聽你嗶嗶、不跟你搭夥兒就是了。

“王爺此言差矣!內閣若能作為,我等自然不會顯得沒事找事,只是誰人想在自己身上動刀子呢?”張天祿不緊不慢的道。

“哦?此話怎講?難道內閣成員徇私舞弊、故意刁難?”劉鴻漸問道。

張天祿聞言沒有搭腔,倒是刑部侍郎王元古站起來。

“回王爺,內閣幾位老大人斷然不會如此短視,只是……他們的本家、親屬多有經商者……而且商賈們消息靈通,多有與朝中官員勾結者。

他們早在去歲便得知了消息,如今已經暗中聯合,意欲……”王元古起身解釋,卻多有遲疑。

“意欲何為?”劉鴻漸嘴角一仰,心中冷笑道。

“意欲以斷商,逼迫朝廷放棄或者妥協。”王元古穩定了心神方說出實情。

“哈哈哈!有點意思,咱大明的資本主義已經成長如斯了嗎?”劉鴻漸笑道。

商人聯合了,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這些商人如果真的破釜沉舟,聯合起來以罷工形式對抗朝廷,說不定還真的會鬧出幺蛾子。

畢竟各地百姓上到米糧,下到布帛陣線一應吃穿用度,沒有一樣不需要購置。

只是……呵呵,劉鴻漸心中毫無波瀾,並且還有點躍躍欲試。

西山商合布局那麽久,可不只是售賣玻璃、紗線,在各大府縣一應店鋪基本都有涉足,此便可以緩解一部分隱憂。

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這兩年多來,劉鴻漸抄過文官的家,也抄過勛貴的家,還就沒抄過南方那些大商賈們的家。

得有一年沒幹老本行了吧,劉鴻漸撫著胡茬心有所思,這些家夥的家產應該十分豐厚才是。

只是他又並不想如山西般將商賈一網打盡,不過大明萌生出來的這點新芽來之不易,雖然後來被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三座大山給壓死了。

但至少現在作為一個引路者,他有責任在為其清掃障礙的同時,好生將新芽調教一番,以讓其茁壯成長。

“什麽資……本主義?王爺您當站出來為天下萬民謀福呀!”張天祿等人聽劉鴻漸自顧自言,竟有點聽不明白。

而且他還有點琢磨不透面前這個年輕的王爺,明明有乾綱獨斷的巨大權力,卻好像總是懶洋洋的……這怎麽可以?

如果是他來坐這個位子,定然早便撩起袖子大幹一場了。

“下官也懇請王爺能入宮覲見聖上,將這征收商稅的章程盡快定下,最好是王爺您來親自督辦。”王元古起身請求道。

按理說,這征收商稅是戶部的事兒,只是這事兒朱慈烺肯定不想交給他們這幫老臣,外加上戶部尚書倪元璐幾次三番忤逆他、表達對安國郡王的不滿。

但是王元古更不想這事兒落入東宮這群小年輕手中,這些年輕氣盛的家夥太激進了,如果真的掌權,斷然會對他們這些老臣下手。

畢竟誰家裏還沒點經商的親戚,而且誰家還沒受過南方那些大商賈們的孝敬?

特別是那幾個大鹽商,都是經營數十上百年的家族,其家底究竟有多豐厚誰也不知道,其關系網更是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處置不當後果就會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