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小雞燉蘑菇

湯若望在西安府過的並不好,陜西的大明百姓並不像傳言中的那般虔誠,他們對於偉大的天主教不僅不感冒,還說他的神有傷風化。

若不是因為他經常為大明的百姓免費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湯若望因為傳教不知道要挨多少揍。

這一點上,萬歷年間的利瑪竇同學可是有切膚之痛的。

在西安呆了好幾年,老湯不僅沒有找到願意出資資助他建立教堂的天使,反而落魄到不得不去山神廟裏度日。

回想起這些年在大明的坎坷,心灰意冷的老湯本來都打算回國了,然而卻在半個月前的一個深夜在山神廟裏被錦衣衛的人羈押。

這可把老湯給嚇壞了,要知道當年他可是在大明京城混過的,知道錦衣衛的恐怖,老湯萬念俱灰與同在山神廟裏度日的於勒揮淚作別。

奈何進了西安府錦衣衛據點才知道,他是被大明京城的大人物看中了,只要幫助這位大人物的使者完成任務,這位大人物不僅會資助他建立偉大的天主教堂,還會幫助其傳教。

一開始老湯還不信,畢竟這麽多年他在大明被騙的次數沒有一百次也有八十次,直到那錦衣衛百戶說出了這大人物的名字——安國郡王,老湯才呆愣當場。

大明只有一個安國郡王,那便是大明的傳奇人物劉鴻漸,湯若望知道這位大人物還擔著錦衣衛的指揮使,並確信面前的錦衣衛官員不敢拿指揮使來唬他。

又聽聞那位叫做顧佳的使者不過是想讓他指路去神聖的羅馬帝國,老湯當即一拍大腿表示十分同意,並說服了顧佳把山神廟裏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於勒也給帶上。

他已經在大明呆了二十八年,老湯可謂是歸心似箭,每天都要去詢問一番顧佳何時出發,卻總被顧佳以還在等人的理由搪塞。

如今等的人也來了,那個討厭的錦衣衛千戶也走了,湯若望哪裏還想再等,他想回去看看他的父母是否還健在,他更想早日在大明建立起偉大的天主教堂。

“湯教士,你可知此去路途之遙遠,我等必須準備妥當才行呀!”顧佳不理會焦急的湯若望,而是又看向了嘉峪關外道。

嘉峪關外便是哈密,哈密在大明初年還是大明的疆域,永樂年間朱棣設立哈密衛,然而哈密地處交通要道,在接下來的百年間幾度易手,大明不堪反復。

而後在正德年間,強大起來的吐魯番部再度吞並哈密,明朝退守嘉峪關,如今已經過去一百三十年。

這一百三十年間,吐魯番曾被葉爾羌吞並又艱難復國,始終將哈密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裏,全是因為哈密太重要了,這裏傳承千年的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雖然由於海洋貿易的興起,這條古道的地位有所降低,但每年的開春仍有不少來自近東、中東的阿拉伯商販以及大明商販往返於這條古道,將大明的絲綢、茶葉、瓷器等遠銷歐羅巴。

本來劉鴻漸也想過讓顧佳乘船從海上走,但權衡利弊之後還是選擇了陸地,想通過海船到達目的地,不僅要橫穿南洋,過麻六甲到榜葛刺海(孟加拉灣),再過小西洋(阿拉伯海)到默生丁海(波斯灣),然後過紅海入地中海。

如今大明連南洋都控制不了,根本無法提供相應的保障,海洋之上一場大的風暴更是人力難以抵擋,更何況從時間上計算,走海路與陸路大致相同。

但是陸路又談何容易?

出了嘉峪關放眼望去皆是黃沙,聽駐守嘉峪關的參將說,吐魯番汗國境內一半是沙漠,若是不熟悉沙漠的人進去,幾乎很難走出去。

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煩,顧佳的計劃是他們偽裝成一個大明的商隊,一路經哈密、吐魯番再過葉爾羌到達撒馬爾罕,繼續西行至德黑蘭,而後經伊斯坦布爾到達神聖羅馬帝國名義上的統治中心——維也納。

山長大人真是出了個大難題呀,唉,顧佳瞅著遠方嘆了口氣。

這使他想起一千年前的高僧玄奘,當年玄奘肯定也與他一樣,曾對遙遠的征程感到力不從心吧。

“我們兩日後出發,諸位都且回去準備一下吧!”見那臉上一道長疤的於勒也湊了過來,說完顧佳頭也不回的下了城墻。

有劉鴻漸的招牌在,顧佳不費吹灰之力在肅州城搞到了三十幾匹吃得飽飽的駱駝,其中有十匹駱駝滿載著茶葉、飲水、食物,剩余的用來載人。

兩天後,顧佳、湯若望、霍夫曼·於勒,以及以解興華為首的十八名護衛,外加一名肅州當地的向導,二十二人小隊出嘉峪關向西而去。

此時正值五月初,西北地區的日頭還沒那般熾熱,一行人倒是還能承受,一直向西行了四五日,商隊終於到了西行的第一站——哈密。

顧佳命令商隊在此暫歇一日,一來恢復體力,二來再往西便是沙漠地區,肅州的向導不太熟絡顧佳不敢冒險,他需要重新尋摸一名了解吐魯番地形的新向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