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從白沙村到安平鎮,不過兩刻鐘功夫,一路上劉鴻漸只標語就看到了不下二十副。

其實這也算張國興玩的心理戰,這些百姓們雖然不大識字,但只要各村的村正明天反復教習,這些人即便是忘性大,只要走路時看到這些標語馬上就會想起來,真真是強行灌輸思想,強行淡化朝廷和儒家。

還沒到安平,泉州知府便親自趕來相迎,一路上自是噓寒問暖喋喋不休。

如今泉州的主官道在秦家兄弟的主持下已經率先修成了水泥路,這讓劉鴻漸十分滿意,順便還問起了京廣線的進度。

“回稟王爺,如今南線也已經基本完工,只是多有人反映說,新官道會跑壞馬蹄子。”泉州知府孟良臣不敢隱瞞低頭說道。

官道本來是不允許百姓、商賈占用的,但朝廷專門發布了布告,新官道任何人都可以用,前提是要交錢。

過路費收的也不多,一百裏收十文錢基本上只要不跑遠路百姓們都出的起,而且新官道修得極為平滑,馬車跑上去再也不用顛簸,也很受百姓特別是商人們歡迎。

只是沒過多久就有人發現,新的官道對馬匹傷害特別大,首先是馬蹄,新官道地面過硬使馬蹄失去緩沖,帶馬蹄鐵又會導致容易滑倒。

一般的速度還好,慢悠悠的特別舒服,但如果是有急事的人想要快馬加鞭,基本上跑不了多久馬就因為膝蓋無法承受而不得不更換馬匹。

“恩……這倒是個問題。”劉鴻漸皺眉道。

還是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因為一開始誰也沒想到,工部的人首先是第一次修這種路,而劉鴻漸幹脆是以後世的想法太想當然了。

畢竟後世用的都是橡膠輪胎,等會兒……橡膠?

“常鈺,西山商合那邊有沒有橡膠樹的消息傳來?”劉鴻漸扭頭問後頭的常鈺道。

年初的時候劉鴻漸便與英國公張為先他們幾個打好了招呼,專程派了人遠航南美,就是為了去尋訪位於亞馬遜叢林中的橡膠樹。

這東西對於工業已經起步的大明來說助益頗多,倘若橡膠能順利在兩廣、雲南、海南種植,最起碼能解決目前新官道的問題。

馬車的木軲轆再也不用與地面硬碰硬,甚至馬蹄鐵也可以換成橡膠制品,既可以防滑還可以起到一定的減震作用。

“回大人,目前還沒有,咱們一直在海上飄著,興許是消息沒傳過來也說不定。”

常鈺一直負責消息聯絡,包括錦衣衛和西山商合,有什麽緊急事都是通過他來傳話。

劉鴻漸想想也是,只好回到京城再過問,而後一行人徑直的回了安平。

見到劉鴻漸回來,在院子裏發呆的李香君、董小宛二女趕緊迎了上去,又見劉鴻漸身後還跟著鄭森,二女收起心中的疑問施了一禮。

“大兄,這兩位是……”鄭森見兩位美若天仙的女子迎來,不禁癡楞了一下,又覺有些失禮轉過了頭。

“這是你的二位嫂嫂,小宛快去做些拿手菜,為夫外頭奔波良久,可有些日子沒嘗到你的手藝了。”劉鴻漸遞給了二女晚上再說的眼神道。

鄭森當然認出了這兩個女子,畢竟當年他也算是南京城內有名的公子哥、富二代,他只是詫異於這兩位曾經叱咤南京的才女因何出現在這裏。

故地重遊對於鄭森來說心情也很復雜,這裏曾經是他的家,可現在父親歿了,幾乎是在一年間,鄭家便落魄的被歐羅巴人打到了家門口。

劉鴻漸之所以將鄭森安排在安平的府宅,一來是沒有將鄭森當外人,二來這兩天他就要帶著二女回北京,這裏本來就是鄭家的宅院,現在應該物歸原主了。

可誰知鄭森極力推辭,可能是睹物思人吧,說什麽也不肯受。

而且如果此去京城順利,他很可能以後會在台灣居住,劉鴻漸也是痛快人,畢竟都是把兄弟,他的家就是鄭森的家,二人並未因此產生隔閡。

劉鴻漸歸心似箭,當天晚上便安排人收拾了行囊,第二天就帶著李香君二人離開了安平。

他沒有跟北洋水師走水路,而是選擇了陸路,他要親自檢查一遍新官道的質量是否過關,而且陸路並不比水路慢。

一路無話,八月二十,闊別京城三個月的劉鴻漸再次來到了家門口。

二女站在府院門口遲疑不前,她們知道自己的身份,劉鴻漸又是當朝王爺,現在要進門去見真正的女主人,二女又怎能放得開。

即使李香君性子灑脫,如今這局面也令她邁不開腳步,更別提董小宛了。

“進去吧,這裏以後就是你們的家。”見二女猶豫,劉鴻漸捏了捏二女的手道。

還沒待劉鴻漸說完,院子內得知劉鴻漸回來的孫秀秀等女已經迎了出來,跑在最前的就是王府世子劉傲天了,至少他自己這麽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