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秉燭夜話

“開什麽玩笑,睡覺!老子困死了!”劉鴻漸翻了個身拉了拉被子道。

就倆人在屋子裏,劉鴻漸言語更是隨意,竟然自稱起老子來,至於朱慈烺的話在劉鴻漸看來完全是扯犢子嘛!

十歲的女娃懂個屁啊,還看上老子了,老子都二十五了,等那娃兒長大,老子都三十多了,難道要來個蘿莉養成記嗎?

“唉!朕沒跟你開玩笑,昭仁這妮子雖然跳脫,但其實心裏清楚的很。”朱慈烺嘆了口氣,他覺得自己並不是個稱職的哥哥,在宮裏最困難的日子,昭仁沒少跟著受罪。

“小小年紀嘆什麽氣,莫得胡思亂想,睡覺!”朱慈烺這麽一說,劉鴻漸心裏也開始打鼓。

心說小朱老弟你心也是夠大的呀,如果這事兒是真的,你難道不該震怒嗎?

不過咱對小女娃可不感性趣,咱的價值觀還是沒得問題的,所以啊,還是睡覺要緊。

“劉兄,你說如果這事兒真能成,父皇知道了會不會高興?”可哪兒知朱慈烺談興還挺濃,左手支起頭側臥在一邊對著劉鴻漸大腳丫子嘀嘀咕咕個不停。

“成個屁,你爹要是知道了非氣得把棺材板踢飛!莫要再談此事了,無聊不無聊啊你!”劉鴻漸又扯了扯被子蒙住了頭。

“嘿嘿,朕覺得挺好的,朕可是你的大舅哥呢,壓根就沒聽你叫過,還得讓朕來喊你兄長,父皇知道了才會發怒吧!唉,一轉眼父皇都走了一年多了。”

朱慈烺似乎在宮裏寂寞久了,這出了門沒人看著話匣子一打開竟毫無睡意。

“那就不提此事了,劉兄,那荷蘭國的戰艦封鎖了南洋,咱們大明的商船根本無法出海貿易,長此以往,關稅可就收不到了,你可有什麽良策?”

見劉鴻漸不搭理他,朱慈烺只好換了個話題。

“國庫現在缺銀子嗎?”劉鴻漸隔著被子問道。

“缺!怎麽不缺!

各地都在辦新學,縣、州、府上奏的提請已經讓戶部張大人愁眉苦臉。

朝鮮、北海、新疆、台灣四行省組建軍隊也花去了好大一筆銀子,還有各地賑災,軍械所的科研經費投入、量產工坊的建造,朝廷官員的薪俸也占了不小的比重。

唉,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聖人誠不欺我。”朱慈烺胳膊有點酸了,平躺著將兩只手背到頭後面道。

“再過幾天我去找英國公他們分紅,將你我二人應得的份額直接送戶部吧。

這筆銀子不作他用,只能用於辦學,當然,這得以我的名義。”

對於銀子這東西劉鴻漸向來沒什麽概念,銀子多到三輩子都花不完的地步,就只是變成了一個數字,但國家前進的腳步不能停。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西山商合的股子朱慈烺占了整整一半,當然這事兒只有西山商合的幾個股東知道,就算是將這筆銀子捐出,也不能以朱慈烺這皇帝的身份。

否則還不亂了套,當今天子帶頭與民爭利,這到了筆杆子們手裏就成了,當今天子不思進取榨取民脂民膏。

“那倒不至於,咱大明立朝三百年,哪有戶部尚書不哭窮的,那張大人也不過是抱怨,國庫銀子暫時還夠支用。”朱慈烺一聽要動自己的銀子,馬上話風就變了。

西山商合的份子可是自己的小金庫,他之所以將絕大部分皇莊都還地於民,還不就是因為有西山商合的收入嗎?

沒有錢花的日子不好過,這一點沒有人比朱慈烺更清楚。

關稅雖然少了一大筆開銷,但大明各地的商稅每年也有三千多萬兩白銀,這數字對於十年前的大明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字。

那時候大明一年的稅收也不過四百多萬兩,朝廷恨不得將一兩銀子掰成兩瓣兒花,但現在不一樣啊,這兩年大搞建設,白銀那花得跟流水似的。

“要不……加征些商稅吧,或者田賦的征收恢復正常,劉兄覺得哪個比較合適?”朱慈烺似乎早已考慮過這件事。

商人無國,給他們加征些稅賦不過分吧?

朝廷在劉鴻漸的建議下將各地百姓免賦的免賦,減半的減半,大明如今各地廣泛種植番薯、土豆,北方、南方各地都不缺糧食,這稅賦恢復正常不過分吧?

“不妥!”劉鴻漸掀開了被子,他覺得小朱又開始作死了。

這也是歷朝歷代的通病,但凡朝廷缺銀子了,皇帝便開始加稅加賦,到底是沒受過九年義務教育,也不想想這銀子在百姓手裏嗎?

加征稅賦導致民亂四起,而後百姓一炬,可憐焦土,如此反復,可見人類從歷史中吸取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不吸取教訓。

大明的百姓好不容易苟延殘喘過來,還瞎折騰,商稅的制定是多方官員商議多日才定下的數額,貿然的加征商稅,這銀子你以為是商人們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