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揚帆東瀛

也不怪朱慈烺如此,他幾乎跟他老爹一樣,從小就沒怎麽受過正統的宮廷教育。

哦似乎也不能這麽說,朱慈烺先前受儒家思想的浸染倒是挺深,只不過他還沒來得及接觸兵法、接觸戰事,崇禎大叔就撐不下去了。

以察哈爾汗國的國力肯定打不過羅刹,但有大明提供的火器支援,撐幾個月想來不是什麽大問題。

而且現在戰事還沒開始,劉鴻漸計劃去東瀛也只是去探探那邊的情況,想來三兩個月就能回來。

“劉卿的意思是……嘿嘿!”朱慈烺一聽這話瞬間跟打了雞血似的。

“恩,孺子可教也!”旁邊也沒外人,劉鴻漸嘚瑟道。

“可是如果到時察哈爾人來請援的話,朕如何應對?”朱慈烺絲毫不以為意,而是繼續問道。

“往我身上推就成了,你啊,明兒我就得去趟講武堂,找嚴教諭專程去宮裏給你授課,這樣下去可不行。”劉鴻漸白了一眼朱慈烺道。

滿月宴結束的第三天夜晚,與家人作別的劉鴻漸便踏上了去往東瀛的商船。

由於大明目前緊張的局勢,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除了朱慈烺與顧佳等少數幾人知道外,連朝臣都不清楚劉鴻漸的動向。

甚至劉鴻漸還特意將船隊出發的時間選在了晚上。

船隊向東過渤海灣、遼東灣一路上有驚無險,僅十余日便到達朝鮮海峽,按照既定計劃,再有兩日便可抵達此行的目的地——長崎。

只是還沒到達長崎,劉鴻漸便時不時的看到一些中小型的東瀛船只飄在海上,這讓他很詫異。

要知道日本在幾年前便已經頒布的鎖國令,也正因為如此,大明與日本的貿易幾近中斷。

還是到了後來德川幕府慢慢發現,日本本土資源匱乏,如果不跟中國做生意,根本無法正常生活,才敲定了長崎作為與大明商人貿易的地方。

而且德川家還長了個心眼兒,在大明以外還增加了荷蘭國作為貿易國,一來是兩相比較不至於被坑,二來荷蘭國也是日本老資格的貿易夥伴——日本戰國時期不少火槍便是從歐羅巴人手裏買到的。

這裏要說一下,在火槍的使用時間上,日本其實並不比大明晚,大明前期自弗朗機人手中山寨出了弗朗機火炮,而日本則山寨出了弗朗機火槍。

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的武田信宏手下就有一支弗朗機火槍隊。

“老吳,東瀛不是已經鎖國了嗎?何以這外頭還有真多的東瀛漁船?”劉鴻漸問向一邊正拿著望遠鏡朝長崎方向眺望的船隊管事吳運忠。

吳運忠四十歲上下,一直負責西山商合與東瀛的貿易,其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東瀛語,而且對東瀛那邊的貿易也是門兒清。

“王爺,倭人也要吃魚呀!”吳運忠放下望遠鏡笑了笑道。

“也對,不過到了長崎可不能再這麽叫了,得叫老爺,莫忘了我的身份!”劉鴻漸道。

是啊,倭人要吃魚,那肯定就得有人出海打漁,這習慣不僅鎖國令禁不了,就連後世的聯合國海洋公約都管不了。

鼎鼎大名的海豚灣便是記錄倭人違反國際法偷獵海豚的罪狀,更有甚者為了滿足倭人喜歡吃鯨魚的欲求,後世的倭人竟然大張旗鼓的以科研的名義捕殺鯨魚。

乃至於一年要捕殺上千頭,即使是科研哪裏用得著每年都研究一千多頭鯨魚,其無恥程度可見一斑。

劉鴻漸此行是以西山商合少東家的身份去的,西山商合在日本有好幾個合作夥伴,例如田川家、千葉家等等。

只是劉鴻漸的十二艘大型商船上只有一艘裝了些茶葉,其余十一艘除卻必要的補給外,只裝了一樣東西——人。

十一艘大型商船共裝了三千三百多人,這其中包括北洋水師的千余水師精銳、禁衛軍的千余猛人、以及劉鴻漸的千余親衛營。

只不過由於即將在長期靠岸,各船甲板上只有水手在晃悠,其余所有人都在貨船巨大的船艙裏藏著,當然,這水手也不是普通的水手。

“哎?老吳,我見這些漁船怎麽桅杆上都懸掛著一個盆兒呢?”劉鴻漸指著前方一艘中型的日本漁船道。

“呵呵,大人,那艘船是川田丸號,船主我認識,至於他們穿上的盆兒?

嘿嘿,王爺,其實裏頭裝的是屎尿!”吳運忠湊近劉鴻漸神秘的道。

日本的船大多喜歡叫什麽什麽丸,而丸在江戶時代譯為糞球、尿、大便,這就要說起日本人當時奇怪的信仰。

大明時期,東南沿海的漁船出海為了祈求平安必祭拜媽祖,媽祖又稱天妃、天後、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仰的神祗。

但是此時的日本不同,東瀛人信仰天狗,並認為屎尿可以驅邪,以至於每艘東瀛漁船的桅杆上都掛著個尿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