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潁川論士

盧植和劉寬沒有吵起來,這主要是因為當朝光祿勛劉寬劉老爺子擺出了一副逆來順受的姿態。

“行行行!”

“好好好!”

“你說啥就是啥!”

大概就是這麽一個樣子。

至於盧植盧老師的姿態呢,或者可以從另外一件事情上看出點苗頭——劉寬剛一來就要公孫珣去拿酒,但是盧植把臉一板,直接拿蝗災的問題開講天人感應,搞得劉寬尷尬的不行,只好反過來表態蝗災結束前自己也不喝酒!

如此態勢下的討論結果毋庸置疑,一切都以盧植說的為準——公孫三兄弟名分不變,兩個老師就兩個老師,畢竟是盧植有言在先嘛,他不會不認賬;但是三兄弟中的公孫珣必須要回到緱氏山,或者說必須要跟著盧植學習古文,而公孫瓚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氣運所在,他和公孫越可以跟隨劉寬繼續留在洛陽。

對於聞達於諸侯而言,洛陽和緱氏的差別大概就像是如今劉寬和盧植官位的差距一樣,前者是坐三望二,指不定哪天就直接蹦到了三公的位置,後者則剛剛卸任了太守,身上就一個博士的待遇……就這,任命還沒正式下來。

但是公孫珣也想通了,反正也看不到反抗的希望,那既來之則安之好了,最起碼緱氏這裏還有個義舍能讓自己刷刷聲望,有個院子讓自己曬太陽,有個老師能讓自己圍著打轉,有一大群河北來的紈絝跟著自己一起繞著老師打轉……

順便說一句,公孫越確實是個好孩子,他猶豫再三後竟然選擇跟著公孫珣留在了緱氏,這著實讓人欣慰。

而盧植回到緱氏山後當然也不只是教書、上課、訓熊孩子,他此番回來可是有一件大事要做的,也就是修石經了。所以,盧老師回來的第二天就直接上書朝廷了,奏折簡單明了,就是幹脆利索的提出要把古文列入‘官學’。

但有意思的是,洛陽那邊卻展現了一種詭異的態度,無論是被今文派所統治的中樞,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竟然都保持了沉默。

對此,盧植的反應很快,執行力也很強,思索半日之後就決定廣發英雄帖了……他需要支援,而古文派的支援如今隨處都可以有,畢竟整個關東都是古文派的天下。

而這個行為,倒是讓在緱氏山這裏氣悶的公孫珣忽然抓到了一個機會,他主動請纓,要求和呂範一起去汝南送信——汝南雖然是袁氏的大本營,但是人家四世三公的袁家可不會把家傳的《孟氏易》拿出來教別人,所以那邊從上到下其實還是古文的天下。

盧植對此倒也沒多說什麽,大手一揮就允了。

“聽說這個潁川文風蔚然,”剛一出轘轅關(洛陽八關,嵩山的少室山和太室山之間)來到潁川郡內,公孫珣就忍耐不住了。“子衡兄久居汝南,與潁川鄰郡,能不能給我介紹一下此地的人物風俗?”

所謂子衡兄,也就是呂範了,由於公孫珣的攛掇,此行動身之前盧植剛剛給他加了冠取了字,如今已經喚做呂子衡了。

只見這新鮮出爐的呂子衡騎著高頭大馬,穿著嶄新的絲衣,聞言忍不住微微一笑:“珣弟見外了。不過,這潁川名族名士太多,我就怕我們走完這潁川的路都還說不完這些人……”

“那就說些緊要的好了。”公孫珣不以為意道。

“說得細些也無妨,大不了我們走的慢些就是了。”一旁的劉備卻難得主動和公孫珣頂起了嘴……這倒不是這熊孩子有意找茬,而是因為盧植太過於嚴厲,才回來區區幾日而已,就已經讓劉備這個整天鬥雞走狗的少年心裏犯怵了。

而這一次,他幾乎是哀求著讓公孫珣帶著他來的。

“兩位兄長不要理他。”落在最後的公孫越把嘴一撇,儼然是懶得和劉備頂上了。“子衡兄說你的就是。”

劉備也把嘴一撇,不過卻也沒再多嘴。

“說起名族名士,這潁川郡中的頭一個要說的自然是那天下楷模李元禮了。”等身後兩個年級小的折騰完,呂範這才略顯感慨的說了起來。“不過李元禮已經去世多年了,要論現在,無外乎是這麽幾家的人物,所謂荀、陳、郭、鐘……”

公孫珣微微眯起了眼睛。

“荀氏不要多說了,自潁川四長的荀淑開始聞名天下,荀淑八子號稱八龍,八龍再往下,這俊逸子弟可不要太多,實在是難以一一列舉!”

公孫珣連連點頭,什麽冰清玉潔荀文若,什麽計謀百出荀公達,他心裏恐怕比這呂範還清楚,這些可都是真正的頂尖人物,用自己老娘的話說,這倆姓荀的可都是亂世開啟後前期前十的謀臣,甚至那荀文若幹脆就是張良蕭何一般的人物。

“至於陳氏,”呂範繼續說道。“這就要說到如今這潁川郡中在世的頭一號人物太丘公陳寔了,梁上君子的故事便是太丘公年輕時的事情。而太丘公的幾個兒子也都教育的極好,其中長子陳紀與四子陳諶尤其出色,黨錮之禍前,父子三人經常同時被征召,所以號稱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