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節使三河募年少(第3/8頁)

“那便只有一條路了。”邊讓忽然插嘴道。“奉詔而不行,拖延時間。”

“但若如此。”對面的劉範蹙眉詢問道。“關中怎麽辦?關中萬萬不能有失的……只是拖時間而不行,卻不對關中有所應對,那天下人又怎麽看呢?”

“可以遣一位大將之材代大將軍出征嘛!”袁紹忽然提議道。“找一位位階足夠的宿將,持節出關西,為諸將之首,替大將軍行關西事!”

眾人一時沉吟。

“大將軍,諸位。”就在此時,角落中的一人小心翼翼的起身來到堂中俯身下拜,卻正是董卓之弟董旻。“我兄自從昔日隨張車騎征西回身後,一直在扶風坐鎮,將兵兩萬,以對西涼,若能讓他為帥,想來也算是知己知彼……他很早便有言,若叛軍來襲,願意為大將軍分憂。”

“董仲穎有此意嗎?”不等何進言語,袁紹當即便笑問道,董卓曾任過他叔父的門下掾,所以倒不顯得失禮。

“正是。”董旻小心翼翼。

“董仲穎久在西涼,堪稱宿將。”邊讓蹙眉插嘴道。“但他的兩萬兵如何能抵擋此番十萬西涼叛軍?”

“是啊,還是要增兵的……”

“三河騎士還是要動員起來的,還有如今各地帶來的閱兵部隊,或許也可以湊一湊。”

“不行,閱兵部隊要征入西園禁軍的,不如出北軍五校……”

“叛軍號稱十萬固然虛妄,但除去雜胡之類的,我估計戰兵也有五六萬,還是要再有三四萬援軍為上,三河五校到底還有幾人?”

“還是要有別的將軍領著出征為好。”眾人一時紛紛議論。

董旻尷尬的笑了一下,卻是自覺的退了回去……說白了,所有人都看不起董卓一個典型的不讀書邊郡武人,哪怕其人當年在張溫征西後唯一保全了部隊,如今也是堂堂鄉侯了。

地域歧視加政治歧視,就是這麽直白。

“朱公偉可以嗎?”扔下董卓,有人試探性的詢問道。

“朱公偉剛剛河內履任,如何能用啊?”袁紹似笑非笑。

“那皇甫義真呢?”陳琳忽然再問道。“他之前一直在扶風封地那裏閑居,正好可以用來做主帥嘛,皇甫義真為主,董仲穎為副,都是西涼宿將,再征發一些兵馬,共引五六萬兵,豈不正好?”

主位上的何進大為意動。

“皇甫義真或許可以……”袁紹登時大急。“可精兵良將哪裏嫌少?我意薊侯正在孟津,而且薊侯為大將軍故交,此番閱兵也是大將軍之倚仗,若其人為主帥,則天下人皆知,是大將軍不棄關中!為什麽一定要只兩位將軍呢?再說了,薊侯自弱冠以來,幾無敗績,若其人為主帥,皇甫義真、董仲穎這兩位涼州宿將為副,不要說能穩住長安局勢,便是將叛軍趕出關中也未必可知啊!”

袁本初圖窮匕見,何進也難免心中大動,更重要的是……座中諸多才智之士,居然大多點頭應和。

何進思慮片刻,卻又有些尷尬:“不瞞諸位,當日我曾誇下海口,讓文琪去做冀州牧掃蕩太行……如今正該履約之時,卻要勞動他往關中去,這未免有些對不住他!”

眾人看向一直沒有言語的黃門侍郎公孫越,其人卻依舊端坐不動面不改色,儼然是事發突然,沒有得到任何授意,故此不語。

“這就要大將軍示之以誠了。”思慮片刻後,襄陽蒯越越過自己身側的劉表,輕聲建議道。“大將軍若是覺得這個方案最好,何妨今夜親身往孟津一行,與衛將軍共論故誼時堅?而且再說了,西涼叛軍畢竟是離開家鄉涼州來到司隸,屬於異地作戰,便是不能被輕易擊退,只要衛將軍能守住長安,彼輩也會捱不住補給,然後數月便退的。屆時,洛中局勢已定,衛將軍又以大功之身回洛,大將軍想怎麽償還這份人情也都無不可的!”

袁紹盯著自己斜對面的蒯越,一時撚須贊嘆頷首不止,而座中也俱都不再言語。

何進思慮再三,卻終於是拿定主意,然後豁然起身:“既如此,我即刻連夜出城,面見文琪!你們就在此處,謀劃分配出兵之事,再議論一下衛將軍走後洛中兵力分布,務必不能讓蹇碩這個閹人得勢!”

“我隨大將軍去!”長史王謙也是主動請隨。“有些話大將軍若不便說,我來說就是。”

“好!”何進大加贊賞。“正要勞動長史。”

眾人趕緊起身相送,便是在外面喝酒瞎扯淡的曹孟德等人,也被驚動,然後跟了出來……畢竟嘛,真正能留在府中籌備出兵事宜的肯定是大將軍府的兵事屬吏,其余人等也是要趁機告辭的。

就這樣,何進的儀仗匆匆出北門而走,大部分與會之人也在大將軍府屬吏們的相送下各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