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有新舊(第5/8頁)

甚至,便是安置到了美陽的人,也是驚惶無措的——秋收要到了,給他們粗暴劃分的空地上卻沒有糧食!

公孫珣奪取了關中,拿下了三輔之地,壓服了韓遂、馬騰,甚至還在未央宮前肆無忌憚,先‘鞭笞’了一番中樞朝臣,看似一片大好,氣勢無二……卻也千頭萬緒,百廢待興。

偏偏關東那邊的挑戰者已經開始緊鑼密鼓了。

“先拿郿塢的糧食救濟,一定要熬過這個冬日。”公孫珣嘆氣道。“剩下的從長計議。”

“君侯想要擴大幕府,加三公諸曹於將軍府之事呢?”戲志才也是趕緊又問了一件大事。“我看君侯如此繁忙,何妨先行?”

“這件事情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公孫珣蹙眉道。“要和最近允許往我門下自投的求賢令一起處置……不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件事情確實可以更優先一些,這樣好了,元常、公達久在中樞,志才可以跟他們一起,替我選一些長安朝中的才俊,屆時我自然會親自挑選。”

“喏。”戲忠也只能趕緊俯首,起身後卻又欲言又止。

“想說什麽?”公孫珣愈發蹙眉。

“朝中有些人想讓君侯自成大將軍,以安人心……”

“此事休要再提。”公孫珣幾乎是立即黑了臉。“鬼鬼祟祟,不敢自己來說卻讓蔡伯喈這個老頭來講,還自以為得計?對別人倒也罷了,對你們幾位,我可以直言……其一,我的女兒絕不會嫁個劉宏那種獨夫的兒子!其二,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俱已不在,我為衛將軍便可以名正言順總攬軍政大權,何須加官?!我倒想看看,經前日一事,如今誰還敢在朝中與我爭權?皇甫嵩還是王允,又或是過幾日過來長安的劉虞?!”

“話雖如此。”堂中唯獨田豐不懼,迎難而上。“將軍可曾想過,此次討董,若你不給自己加官,軍中將佐將來封賞又該如何?”

“這不是正好嗎?”公孫珣微微蹙眉道。“於下級軍官、士卒而言,我加不加官,都不耽擱他們的升遷、封賞;而於有功大將來論,我不加官,他們豈不是更不好意思主動要官?天下秩序崩壞,軍伍中濫爵濫賞的還少嗎?依我看,反而是董卓在此事上更加嚴謹一些。”

“有一個人……”田豐緩緩頷首退下後,賈詡忽然開口。“溫侯呂布,官職、爵位,似乎都有些濫了,尤其是如今其人只是一降將。”

“他連降將都算不上。”公孫珣長呼一口氣道。“但既然說了不追究,為了不動搖人心,就且閑置著吧……當然,唯獨此人目光短淺,偏偏又勇如虓虎,當世無雙,得多加小心,不要讓他被什麽人蠱惑去……多謝文和提醒。”

賈詡俯首稱是。

“今日事已至此。”公孫珣搖頭嘆道,儼然疲憊至極。“諸位也辛苦至極,還是趕緊回去休息吧……事情得一件件的做。”

眾人稱謝告辭,而公孫珣復又讓賈逵等人去取些原本太師府中的名貴物件分與這些人,並一路送出去,自然不必多說。

就這樣,天色徹底黑了下來,這些公孫珣能夠依仗的智謀之士也都紛紛乘車回府……有人如賈詡那般明日便要出發去辦事,有人如王修那般還有自己的後勤體系要繼續千頭萬緒的辛苦,還有人如田豐忽然接到了故友相邀,推脫不開,只能硬著頭皮去赴宴……這些全都不提。

只說荀攸、鐘繇、戲忠得了吩咐,這三個昔日潁川舊友同車而返,復又一起在鐘繇住所內小酌了起來,卻也是說起了今日堂中之事。

“咱們且不說替君侯尋攬中樞可用人才的事情,”酒過三巡,戲忠放下酒杯,就在榻上盤腿昂然而言,發問不止。“二位今日第一次參與議事,敢問兩位名門名士以為我家將軍幕中這些智謀之士到底如何啊,可配的上二位才德?我家將軍又如何啊,可比得上什麽天下楷模之類的人物?”

話說,鐘繇和荀攸二人是真正的生死之交,又都是天底下頂尖的聰明人,二人只對視一眼,便如何不明白戲忠這是一朝得勢,宛如公孫珣前日在未央宮前質問公卿一般,要借著酒水散一散心中郁氣呢?

但明白歸明白,畢竟是老交情了,這二人真不怕他。

“我與君侯認識的比你還早,如何不知道君侯的神武。”作為戲忠的舉薦人,鐘繇毫不在意,直接開口正色而言。“唯獨這些智謀之士,看起來才智出眾,且肯於任事,但其中有些東西卻已然成了隱患,若是一個處置不好,怕是要出亂子的……”

“什麽隱患?”戲忠果然有些怒氣了。“你鈡元常果然看不起我們這些寒門、偏門之人嗎?”

“非是此意。”鐘繇正色而答。“我是看今日堂上有座之人……區區七人,居然有三個是潁川人,還都是幾十年的故交,你說,這要是這三人心胸狹窄,以至於私下結黨,排擠他人,那豈不是要壞了君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