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華夏聯盟(第2/3頁)

如果依照人類的歷史進程來看,未來應該進入奴隸制度,將這些人全部貶為奴隸,然後剝削他們,榨取他們的勞動力,獲取剩余的財富。

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此乃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

但問題是李奇知道,奴隸制度雖然也算是一種文明的進步,但是局限性也太大了,尤其是對科技發展不太友好的,如果還想要進入更高的文明,那奴隸社會就必須瓦解,是無法長久的,李奇渴望進入更高的文明,等到建立起奴隸制,再到奴隸制的瓦解,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也是非常痛苦的,至少奴隸制就必須得不斷征伐、征伐,等於李奇來這裏,別得都沒法幹,只能去打仗。

而且,師已的事,已經證明,其實就算他不來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即將步入奴隸制。

他不想將自己局限在奴隸主的框框裏面,他也沒有那麽多時間浪費在奴隸制度上面,所以,他決定先跳過奴隸制,直接跨向更高的文明制度,也就是社會主義特色制度。

對此,他也有一定底氣的,不僅僅是因為他熟悉。

首先,這時代的人的個人生產力是遠遠超出他的想象,只要引入農業和畜牧業,那將會快速發展,政府也能夠擁有剩余財富的,雖說是集體所有,但他沒有說是平均分配,那是由他們來分配。同時,他們的力量將一些苦活變得非常輕松,你讓他們去挖礦,他們也不會覺得很累,就不會覺得受到壓迫、剝削,那麽就不會出現抵抗的情緒,只要你們給他們足夠的食物。這兩點雖然是出自同一個原因,但卻是相輔相成的。

其次,他們現有的制度就是公有制,他們能夠更好的理解,快速的融入進來,有一種歸屬感,你要弄個資本主義上來,他們現在連買賣都不懂,那有什麽用。

最後,李奇暫時還不想當國王,也無法進入封建制度,因為他們還不夠強大,而且靈兒的出現,讓他知道這世上肯定有著更高文明的存在,這槍打出頭鳥,他不想自己太引人矚目。

這也是為什麽他要引入上天的背景,表面上看,他上面都還有婆乙,他只是婆乙的代理人,真正的首領是婆乙,不是他,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就是天子,他可以借上天之名,隨便的胡說八道,他不當國王,也能暗中夠控制一切。

話說回來,一個擁有先進文明的人,回到古代,還得拿著鞭子去迫使他人屈服,榨取那麽一點點財富,這其實是一種很失敗的表現,其實弄個神教出來,賣點贖罪券,照樣也能夠一統江湖,發大財,他要去歐洲,他肯定也是奔著教皇去的,絕不會想當什麽國王。

但是,社會主義最核心的價值觀,人人平等,李奇不但沒有提出來,而且還用領導團隊給代替了。因為他們現在就很人人平等,逃跑都把首領放到最後,還讓敵人給吃了,這是屁民該幹的事嗎?

他們甚至就沒有不平等的概念,稱呼都是平等的,提出來也沒有什麽意義,而且,你一旦將這個美化成一種核心價值觀,將來要改變的時候,肯定是非常痛苦的,就跟瓦解奴隸制一樣。

李奇知道人與人之間不可能完全平等的,尤其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他也沒有把握這個制度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等到他們足夠強大,有著去往更高文明的基礎,可能會有變化的,在思想方面,他是很有保留的,他只是引入了發展這一部分,就是我來領導你們,我來教你們發展經濟,發展文明。

其余四部的首領,都沒有考慮,就答應了下來,因為她們也都不知道該怎麽拒絕。

畢竟這是有上天的背景啊!

當下誰敢拒絕上天?

而且,他們的思想都比較簡單,談不了多麽復雜的事,所以這麽大的事,也就是幾句話就談成了。

她們都這麽爽快,李奇也不好意思拖拖拉拉,於是立刻開始結盟儀式,因為李奇不是要兼並他們,至少嘴上是這麽說的,聯盟是比較符合李奇的概念,李奇單方面決定將這個聯盟稱之為——華夏聯盟。

同時,李奇又讓他們五個部落和黑石谷各派出一個人,用藤繩編制出一個星星的圖案,圖上他們部落最喜歡的顏色,再將這六顆星星編制到一個環形的樹枝上。

這個簡單的六環星就是象征著華夏聯盟。

意思也是一目了然,六顆星星代表著他們六個部落,環形的樹枝代表著團結,也代表著聯盟。

當然,還有一個步驟是不可缺少的。

就是祭天!

畢竟李奇是代表上天的名義與他們組成華夏聯盟,那當然得感謝上天。

“用……用這些祭天?”

當天鴉部落的首領咕咕,看到石板桌上的一棵草、一塊小石頭、一碗水,感到是非常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