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戰場重逢

印度蘇30mki混合發射了兩種中距導彈,這是老鷹事先擬定的策略,以應對可能面臨的各個對種電子對抗措施,紅外制導R27T可以輕易穿越箔條,而主動雷達制導的R77則不容易被有源幹擾欺騙。

落在後面的一架轟炸機同時發射箔條和有源幹擾進行反制,未見效果,被導彈擊中,2名飛行員向西北方向撐了一段時間,被迫彈射逃生,索性跳傘區域仍然為巴地面部隊所控制。三架蘇30仍然沒有掉頭回轉的意思,反而加速追擊,大有志在全殲的決心,難免讓在邊境上指揮的伊斯拉姆少將膽戰心驚。殲轟7飛機只是偶爾執行區域外打擊任務,在戰場上極少會被對手抓住;但是實際上,這種飛機卻一直是印度政府最為忌憚的作戰單位,即使它們什麽都不幹,僅僅是其在巴基斯坦南部存在的事實,就已經嚴重幹擾了印度軍事政策的制定,所以一直是印度海空軍最優先打擊目標。

預警機提醒另一架殲轟7改變策略脫身,但是護航的雷電仍然還需要4分鐘才可能趕到。而印度飛機已經在大約8公裏的後方牢牢地咬住了這架戰機。形勢迫使殲轟7以更低的高度來躲避雷達跟蹤。飛行員無暇低空觀察垂直方向顯示器,全憑後座飛行員提醒他那部埋伏的最近的補盲雷達的方位和距離。能否捱過最後這段山區,到達有效防空區域,就在此一舉。

缺乏導航信息的老鷹編隊,在與對手的山區周旋中險象環生。他們被迫做出解散編隊的決定,並升高高度,試圖從各個方向嘗試攔截。

當然,不光是這些印度飛機在尋找時機,深藏海岸山脈中的中國導彈部隊也在默默地等候機會。待射的遠程導彈在末端使用主動雷達制導,理論上較之S300更適應山地作戰,不過開火時機仍然是一個決定性的要素。蘇30編隊一直在雷達上時隱時現總部不能完成跟蹤條件,直到其中一架追昏了頭,突然拉起高度,並現則了一條加速包抄的路線,這個草率的動作落入了突然出現的低空捕盲雷達的覆蓋範圍內。印度戰機當時就感知到了雷達的跟蹤,不過出於僥幸心理,他們仍然決定在較高的空域飛行多一段時間;海面上的印度驅逐艦分明看到了2枚導彈升空,但是他們只能通過通信中繼船將這一情況通知陸地指揮所,完全來不及轉告空軍,更別提正在空中的飛行員了。

飛行員真正知道大事不妙,是因為戰機上的雷達告警器突然發出了刺耳的警告聲,系統可以粗略地分析出雷達脈沖來上方,這顯然是某種主動雷達制導的導彈找上門來的動靜。印度飛行員原本可以提前幾秒鐘降低高度,以避開地面雷達的跟蹤,但是現在為時已晚。2枚導彈已經進入了高速下滑的過程,任何躲閃都是徒勞的。第一枚導彈幾乎直接打中了戰機將其摧毀,隨後的一枚導彈在飛機解體後最大的一塊殘骸旁爆炸。

此刻另2架蘇30才從沖動中驚醒,意識到自己已經離舍姆西基地太近了,他們跨過了戰前會議上戈亞畫出的戰場紅線大約30公裏。

印度飛行員的情緒迅速從亢奮跌落到了頹喪,他們不敢冒險追擊,甚至不敢返回長機附近,直接掉頭向北逃走;尾隨而至的幾架雷電戰機趕到後,加速進行追擊,伊斯拉姆少將也失去冷靜沒有調遣這些飛機支援薩米,這次無意義的追擊持續了一會兒,被部署在胡茲達爾的另一座S300陣地嚇退,無功而返。

戰場另一端,薩米正急速地與追擊者展開對抗。他很喜歡山區的追逐,動力強勁的重型機在這裏不占便宜。他很清楚蘇30的空戰性能,他在中國時,與中國最好飛行員駕駛的幾種蘇霍伊戰機的衍生型號進行過對抗,蘇30mki的空戰性能,絕對不比其中的任何一型更突出,在諸如爬升性能上,可能還落於下風。他在空中也很少看到印度飛行員祭出矢量機動,至少在低空他們不會這麽做。這種華而不實的動作,確實可以很變扭地將機頭以極高的角速度指向目標,但是會導致失速太多,很難滿足導彈的發射條件,勉強為之還有失控墜毀的風險。

眼看著印度蘇30正在奮力轉彎,企圖重獲優勢,但是它攜帶了太多武器,招致動作有些笨拙。上校推杆俯沖以增加轉彎速度,在他再次拉起時,差不多已經占據對手的後方了。對手企圖蛇形擺脫,無疑犯下大忌,殲10的敏捷性,加上一個能夠提前判斷對手行動的老家夥,使得這架敵機非但沒能從戰機雷達掃描邊緣溜走,反而使得速度損失不少。

戈亞曾經告誡過戰友,與動力稍弱的殲10對抗,首要的是拉開距離,殲10戰鬥機非但在盤旋上十分了得,在比拼垂直機動時,也極容易搶先瞄準,所以不能讓它們靠的太近。不過這些說教並不完全切合實戰,大部分人碰上一個難纏的老家夥時,難免會自亂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