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 無處可逃

從東北展開的並排6架蘇35中,至少有一半可以從側面連續發現這一批次的2個目標,最遠的探測距離甚至在100公裏以上,可見從這些飛機的3點鐘方向可以很容易地探測地被探測到,也許並不是閃電。

隨即猜測並證實,雷達識別為美制F15雙機。根據指令,在這樣遠的距離上,蘇35沒有采取進一步的跟蹤,劉兆林甚至關閉了編隊中3架戰機的雷達,采取編隊數據鏈共享方式協同。之所以如此,就是防止打草驚蛇,通過減少輻射源,以及控制雷達功率等方式,盡量不觸動對手的警報。

這樣的做法當然是有一些依據的,由於這些自以為仍然保持隱形的飛機,時刻需要穿越對手的雷達網,所以它們的戰場電子威脅分析設備,總是設定的比較“麻木”。這其實是中國方面利用自己的同類型飛機,進行演練對抗時,得到的一部分經驗,不如此雷達告警器會因為各個方向的掃描而一直響個不停,反而無法起到關鍵提醒的作用。

從2架F15SE的路線看,劉兆林的這個判斷應該是正確的,它們絲毫沒有回頭的意思,航線固然很曲折,但是都是為了應付地面的紅旗9陣地上的雷達,以及剛剛返航的jF17型戰機而變化的。

劉兆林在回國接收蘇35的同時,參與了幾次有針對性的對抗,所以他並不是毫無經驗,實際上他很清楚該如何下手。話說,眼前這些三代改的所謂隱身飛機,在前半球的隱身能力上,遠遠不如他曾經參與對抗的那一型國產隱形機,在國內的對抗中,雪豹-E雷達在預知方位的情況下,只有在40至70公裏內,才可能發現目標,且無法連續跟蹤;而且由由於是大功率搜索,對手可以在150公裏外,就感知到蘇35的存在,進而從而采取一些措施躲避。

他決定偷偷從側面攆上去,占據更加有優勢的30至60°方位角,在那個角度上,這些沉默鷹的後半球,應該會暴露得更徹底;同時他還得騰出一兩架飛機搜索海岸方向,提防那邊可能出現的新的敵情,如果這些F15SE是第2批次,那麽不排除會有第3批次。

事情正在變得越來越有利於劉兆林,如果那架E3預警機還在原來航線上,應該可以看到1、2架越過堅布爾的,比較接近的蘇35;但是薩米虛張聲勢的攻擊,還是起到了作用。目前這些美機還在茫然當中,這倒也不是這些美國飛行員缺乏警惕性,只是與隱形機配套的新戰術賦予了飛行員新的要求:必須淡定地穿越敵方領空,不必要的動作,反而容易暴露。

如同劉兆林所猜測的,過去幾分鐘,沉默鷹上的告警設備一直都在接受來自於四周空中,以及地面的各種電磁輻射,並且已經分辨出了不遠處的紅旗9陣地,但是與駕駛普通戰鬥機不同,美空軍飛行員決定小心翼翼地從一側溜過去(計算機將紅旗9設定為主要威脅)。飛行員知道,地面或者空中的導彈鎖定需要一套程序,這個過程總會有預兆,只要對方還沒有使用全脈沖重復率頻繁掃描的階段,說明隱身還是有效的。當然即使發現,是否能鎖定也是一個問題。F15SE一般會有更從容的時間脫離,因為對手很難連續跟蹤。

東北方向出現了一個無法識別的輻射源,但是只是一晃就消失了,該死的預警機躲到坎大哈上空,暫時看不到那麽深遠的地方,但是猜測也許是在印度邊境上執行作戰任務的中國飛機轉彎時發出的輻射,所以掃描並不持久。對於沉默鷹的飛行員而言,對於各種掃描,不能太大驚小怪,否則什麽事都幹不成。

望樓預警機被逼退後,這些F15SE仍然可以在顯示器上看到向奎達返航的4架jF17戰鬥機,剛才它們最近的時候,其中一架差不多摸到了100公裏內,雷達也幾次也掃描到了沉默鷹,不過最終證明了,只是虛驚一場,美國的技術是可靠的。

雙機編隊小心地在地面雷達構成的監視網內部穿行,垂直在顯示器上,每一部被識別的敵方雷達,都根據其性能,顯示出代表其基本探測範圍的圓環區域;對於隱形戰機而言,需要做的,只是小心避開它們,或者利用合適的角度從邊緣穿越。總的來說,只要不失控,一切宛如閑庭信步。

美軍飛行員們還並不知道,現在能夠挽救他們,已經不再是隱形能力,而是中國方面的決策層的最後決心。

宋寧的空警2000雖然也是反隱身方案中的一個節點,但是由於他暫避到了中巴邊境,以至於與那架逃跑的E3一樣,無法發揮探測距離上的優勢;當然現在他還得發揮空中指揮的作用,盡管存在一些數據鏈的兼容問題,但是必須指揮劉兆林的進攻。他已經通過衛星通訊向上級請示攻擊。

等待了約莫30秒,請示被否決了。上級要求他在不能使沖突升級的前提下,使用必要辦法驅逐敵機。顯然具體到戰術上,只能是通過暴露自己,來逼退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