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 防線突破

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和陣地上的通用機槍也開始開火,第一排的敵人一下子被打懵了,但是後面的扛著重武器的家夥湧了上來,印度人迅速在高地上架起了機槍開始反擊,後方的迫擊炮以及裝在2.5噸卡車上的9管冰雹火箭炮也開始開火。

印度人在人數上和火力上的雙重優勢漸漸顯露出來,盡管有傳聞他們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但是他們並沒有如同其它戰鬥力較弱的印度部隊那樣,在戰場上表現得不知所措;相反的,自衛軍投入反擊的動作很果斷,個人沖鋒非常英勇,這或許不是軍事訓練的結果,只是一種自信帶來的勇氣。如果就他們攜帶的火力來說,已經遠遠壓制住人數較少的巴基斯坦傘兵。

印度自衛軍的打法與一般印度陸軍截然不同,他們不計損失的沖鋒,讓陣型較為稀疏的巴基斯坦傘兵立即就感覺到了壓力。薩爾特沒有人手布置縱深陣地,後方預備隊規模也很小,上校很快發現他必須要將預備隊投入使用了。

一支有15輛傘兵突擊車組成的車隊在陣地後方快速移動,每輛車上至少擠了7名傘兵,武器配備為副駕駛座位前的一挺35毫米榴彈發射器,後面支架上另有一挺12.7毫米機槍或者一門82毫米無後坐力炮。這種第二批空降時,從空中丟下來的車輛,完全就是傳統傘兵在戰場最渴望得到的武器平台以及機動車輛,唯一的缺點是對人員毫無防護,甚至連車門都沒有。這批車輛上的大約一個加強連的兵力,是薩爾特上校修補防線的“救火隊”,他原本沒想過會這麽快需要他們。

上校後悔花太多時間挖掘戰壕,而沒有及時派人將中國空軍投下的其他武器好好收集一番,總的來說在空降場地丟下來的武器是足夠的,但是沒有充分利用,早上作戰的任務是反坦克,所以其中一些預想用於防空的12.7毫米機槍被棄置一旁,因為情報單位沒有發現印度的直升機或者無人機還能出動的跡象,眼下這些武器用不上了,如果能擊退敵人一次沖鋒,或許還來得及派車派人到2公裏外去取回這些武器。

上校覺得,中國人一定是知道今天的作戰,巴基斯坦傘兵會面臨相當困難的局面,所有他們空投的武器非常之多,而中國同行只是在河對岸負責監視其他方向的印度部隊,好像無事可幹。

與上校猜測的不同,實際上河對岸的中國傘兵這會兒也正在準備投入作戰,從新德裏出動的另外幾股兵力,其中包括較為精銳的印度近衛聯隊的前鋒,在比人民自衛軍稍微的時刻悄然出動,從東面接近戰場企圖援救被圍印度軍隊,印度近衛聯隊的行動較之自衛軍鬼祟得多,無人機幾乎沒有發現大規模集結的跡象,電台通訊也沒有泄露動靜,這會兒他們距離戰場也不遠了。

在林淮生制定的計劃中,總是有一些部隊很難完成的異常艱巨的部分,比如他會讓坦克群脫離後方深入敵後,而又讓缺乏重火力的傘兵去擔任阻擊敵人坦克,但是正因為有了這樣看似違反常識的部署,才會使得各路印度部隊才特別不適應。當然他的計劃並非不切實際,而是建立在一系列技術以及行動優勢的條件下的,新式的輕便反坦克導彈賦予傘兵們,在較狹窄的陣地上直接面對敵人坦克的實力,空降突擊車使得傘兵一落地便擁有了很強的機動能力和火力;而垂直補給的能力,則強加了坦克群深入敵後的底氣,建立在這一系列此消彼長的優勢之上,他將斯潘加進可攻,退可守的如意算盤,徹底攪亂,斯潘加一天前一定猜不到,他的主力會被一支偏師和一對傘兵擋住。

十幾輛傘兵突擊車在戰線後疾馳,趕到最危險的區域,車輛後方的12.7毫米機槍用毫無爭辯的事實證明了,它們才是防守步兵的最佳火力,這一點讓薩爾特上校懊悔不已,在他後方2公裏的空降場地旁邊,草草堆放著早上收集起來的大約20挺類似機槍以及大量的彈藥,當時他還抱怨中國人應該多扔些導彈下來,而不是這種27公斤重的機槍,但是今天的第二輪阻擊戰中,導彈卻毫無用武之地。

上校趴在土堆上用望遠鏡觀察了一會兒,敵人靠著蠻勇,已經靠近了陣地,散兵坑挖得太淺,無法抵擋敵人密集的榴彈攻擊。

他可以看到敵人手上擁有相當數量的美式輕武器,且編組非常怪異,其中包括多到無法想象的40毫米榴彈發射器,威力上可以壓過自己的同類型中國產武器一頭。這些榴彈發射器尤其適合這支勇猛的,卻又缺乏技巧的軍隊,即使是亂打一起,橫飛的彈片對於防守方也具備很大的威脅。

上校看到印度自衛軍幾乎自創了使用榴彈發射器的新戰術,他們使用著的,除了幾個人的小組攜帶著威力巨大的,可以壓制一片陣地的mk19自動榴彈發射器,甚至還有攜帶轉輪式發射器的小隊,小隊人數往往有十幾個人,全部攜帶這種東西發起沖鋒的,對上校而言,這是他第一次領教敵人集中使用這些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