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新德裏在搖晃

電子偵察機這側到敵人的雷達網並非一觸即潰,它們正在進行不斷轉移開機的對抗動作,整個防空網顯得井然有序。看來短時間內還可以應付尋常的打擊,只有打掉幾個陣地,才能讓它們內部混亂起來。根據指令,所有的攻擊部隊都不得跨過紅線,紅線指的是敵人導彈理論射程內,比較有把握的距離,一旦出了這個區域,導彈的命中率就會大幅降低。此刻,只有一個特殊的編隊正在慢慢靠近紅線,等待命令跨越過去。

指揮機上的指揮員通過數據鏈可以看到,擋在這支分隊前方的S300雷達,這部制導雷達具備120°的扇面監視能力,並且可以低速旋轉,但是目前它固定在一個方向上,並且天線陣面呈現一定的仰角,似乎除了防備空軍戰機,還在防禦彈道導彈;中國軍隊的多種打擊手段,使得敵人利用事先部署的方式無法做到面面俱到的防禦,反而容易出現紕漏,在多種系統對抗的局面下,防守方總是更容易出現偏差,這本來就是難免的,而對於行動僵化,一切等待長官命令的印度軍隊而言更是一個難題。

“紅箭隊長,敵人沒有特殊反應,按照預定計劃行動。”指揮機內首長下達了進攻命令。

“紅箭明白。”

簡單的通訊過後,2架呼號“紅箭”的隱形機開始轉彎,試探敵人雷達反應,必要時作為策應,另一架則開始繞行到側面,試圖飛到敵人雷達視野死角區域扔幾顆導彈。打擊這個目標不是臨時決定的,實際上幾天前就已經下決心要試一下新的打擊手段,一方面這部雷達的位置較為突出,容易靠近,另一方面中國軍隊對鍍“大鳥”雷達較為熟悉,平時的攻防演練也常常利用這種裝備模擬對手,所以對它能夠發隱形機的距離和角度較為摸底,當然攻擊仍然需要循序漸進,因為隱形機並沒有類似的實戰中經驗。

即使在一個月前,將新型飛機深入到敵人後方,進行地攻擊中,仍然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新德裏上空嚴密的防空網,使得各種可行的手段都被重新考慮,並作出取舍,最終隱形機和戰術導彈,被看作為打擊敵人關鍵節點的最有效手段,只要利用這兩件殺手鐧打亂了敵人陣腳,破壞其防空指揮部所掌握的冗余,這樣其余的手段就有可以見縫插針地投入,將整個防空網癱瘓。

一切如同演習,隱形戰機小心翼翼地避開通過東面的一部法制遠程雷達的偵察範圍,這些老式長波雷達可能會造成一些麻煩,但是模擬訓練證明,如果軟件和人員培訓沒有更新,威脅等級也十分有限,雷達自己會將有限的反射信號屏蔽掉,當然飛機本身還很難從無線電輻射周期來判斷對手是否看到自己,必須依靠周邊其余的偵察設備,從敵人的一系列反應中,獲得一些反饋。目前印度防空部隊仍然在進行從容的對抗作業,一部分雷達關閉待命,一部分在轉移路上,另一些開機搜索,一切看上去有四平八穩,當然也透露出他們並沒有多余的防範。

戰機繞行時盡量不將機身偏轉過大角度,為了不使得反射面積增加;另一方面這架飛機的後部,有一定的紅外特征可能被地面防空系統發現,必須留心不要暴露,由於機體以及腹鰭遮擋,這個角度並不很大,對戰術影響並不很大。

飛機慢慢接近到攻擊區域,幾個方向有新的輻射源出現,不過並沒有對隱形機進行跟蹤的,一切還都在掌握之內。僅僅依靠戰機的傳感器只能辨識出雷達特征和方位,如果需要知道精確的距離,需要其他手段配合,為了配合這次行動,出動的遠遠不止這3架戰機。還有大量的隨行戰機進執行佯攻,電子幹擾以及偵察任務。

飛行員沒有與指揮機進行多余的通訊,過多的通訊顯然不利於隱藏蹤跡的原始目的,盡管並沒有發現印度人在電子偵察方面有特殊的優勢。此時,對目標的鎖定已經完成,即使導彈導引頭還無法測量目標輻射源,但是董愛丹已經通電運轉,它被發射出去後,最初階段將按完全有駕駛儀控制其方向,隨後應該可以自行捕捉到雷達波束。

攻擊地點選擇的有些遠,距離目標仍然有80公裏,沒有過分逼近目標會給敵人留下反應時間,這當然是為了保險起見,即使是殲11戰鬥機也可以依仗速度,突然突破到這樣的距離進行一次攻擊,然後極速反轉全身而退,但是在導彈發射前,對手一直都可以掌握飛機的位置,沒有什麽突然性,;而本次攻擊需要測試的一個內容,就是敵人雷達操作人員在這種情況下的反應速度,情報部門認為,不同單位的印度軍人在同樣情況下的反應速度應該是差不多的。

一切按部就班,2架電子戰飛機開始對目標雷達實施區域外雅致,之所以選擇這樣的時機,是害怕幹擾過早,目標會經受不住壓力,關機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