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 魔高一尺

亞希尼正站在山頭操縱無人機,耳聽空中有嗡嗡響聲,他當然第一時間就聽出這是幾公裏外的直升機,趕緊趴到地上,由著無人機自己先飛一段距離。

他抱著頭向聲音方向望去,是一群緊貼著地面飛行的直升機,看不清型號,既然自南向北飛行,估計不可能是中國的。

他在夜間深入到了戰線30公裏後的縱深地帶,這裏是敵人愛國者導彈比較有把握的區域,中國空軍的飛機出現的並不多,即使進來,通常在頭上轉個彎就走,這給敵人使用直升機創造了條件。

亞希尼緊張地監視著目標,看著它們越來越近,徑直從眼前飛過,向主要交戰區飛去,應該不是沖自己來的,他將坦克都部署在了地形復雜的區域,就是為了防止被空中偵察平台發現。他用望遠鏡仔細觀察目標,發現並不是戰場上常見的任何一種比較重型的武裝直升機,但是也不陌生,應該是超級眼鏡蛇。第一裝甲師齊裝滿員時,曾經有一支陸航聯隊就裝備過12架這樣的直升機,當然這些攻擊直升機,早在印度直接入侵後的2個月內消耗掉了,所以眼前這些,只可能是敵人的。

“看來他們也只能把這些老掉牙的舊貨拿來充數?”他對武裝直升機有天然的反感,所以難免假裝不屑。

不過直升機來的可不少,長長一溜,至少有20架。當然直升機對抗坦克總是具備優勢,所以亞希尼只能將自己的計劃推遲,由於通訊信號時有時無,他並不知道第6裝甲師目前的狀況,他希望至少他們還有一些毒刺或者前衛導彈能夠用來抵擋一下,要不然就要遭殃了。實際上第6裝甲師已經沒有什麽坦克值得襲擊了,這對直升機的目標,是趕來救場的中國坦克。

亞希尼並沒有看到這隊直升機的全部陣容,它們中的大部分確實是修斯的ah-1Z型,如果它們能停下來,亞希尼或許可以發現與巴基斯坦裝備的那些是不同的,這些直升機裝備了更強勁的發動機和排氣紅外抑制器(hiRSS),使之不易被紅外導彈攻擊,在某種程度上更適合直升機之間的格鬥,但是這些還不是重點,重點在與,機群中還藏著一架長弓阿帕奇,它可以利用毫米波雷達以及數據鏈,作為偵察/指揮機,控制整個機群作戰。

這種混合作戰的方式,並不是傳統的美軍作戰方式,只是制空權不確定,又缺乏裝備情況下的新戰術,並且指揮作戰的,也並不是一名美國軍人。

長弓座艙內的弗雷德艾希曼,50多歲。他或許是這片作戰空裏,年齡最長的直升機飛行員,如果算上固定翼飛機,大概能排第二。

艾希曼上校出生在芝加哥,擁有美國和以色列的雙重國籍,最近30年他更多時候作為以色列人退役軍官住在特拉維夫。他的軍旅生涯始於1982年,那一年他正在上大學,正巧趕上了最後一次中東戰爭,於是作為猶太後裔,毅然參加了以色列軍隊。戰爭期間,他駕駛早期的休斯直升機,在貝魯特附近支援南黎巴嫩軍隊進攻,摧毀了巴解組織的大量軍車和至少5輛敘利亞坦克,另外他還根據上峰的特別指令,“誤傷”過一支太靠近貝魯特西區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至少摧毀了挪威營的2輛裝甲車。

當然這次戰爭的風頭最後都被貝卡谷地的F15和F16搶走了,沒有人太關注陸軍的作戰,這是讓他頗為遺憾的部分,更讓他失望的,是第6次中東戰爭始終沒打起來,一晃他已經不年輕了。

以色列作為國際上最堅定的對印度進行援助的國家,向來是無所顧忌的,在印度軍隊所向披靡侵入到巴基斯坦境內,全世界爭相譴責卡汗政府的時候,以色列就派出了顧問團,在各方面進行技術支持。甚至在斯潘加的指揮部裏,就有以色列人操縱無人機,跟蹤哈塔夫6型(沙欣ii)導彈的行蹤,最終使得印度坦克部隊挫敗了一次幾乎成功的戰略武器打擊。

當印度軍隊還在奎達吃到第一個敗仗時,敏銳的以色列人就看出苗頭不對,開始加大援助力度。卡汗向全世界要求援助的時候,以色列又先於美國開始征兆空軍志願人員,防備著印度發生多米諾骨牌式的土崩瓦解。

艾希曼作為盟**隊退役人員,以及無語言障礙的美國公民,毫無疑問成為了這支部隊的優先需求的對象,年齡確實大了一些,不過作為雇傭兵,這一點是可以通融的。

上校第一次投入做啊韓,就面臨到一次高度危險的任務,因為沒有制空權。愛國者導彈能夠保證敵人飛機無法在這一空域自由出入,但是越接近導彈包線邊緣,愛國者對敵人戰鬥機的威懾能力就越小。而現在的主要交戰地帶,恰好就在導彈射程不足以威懾高機動飛機的區域,中國空軍在那裏維持了一個走廊地帶。在更多的SlamRaam導彈出現之前,地面部隊還得依靠諸如小榭樹和復仇者這樣完全不堪用的東西。距離戰區45公裏時,艾希曼不時提醒飛行員,緊貼地面,以避免被偵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