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解決沖突(第6/13頁)

阿利克斯耶夫的飛機剛到。一輛莫斯科軍區指揮官提供的專車開到飛機旁邊,將軍和他的副官立刻進入車內朝克裏姆林宮疾駛而去。對阿利克斯耶夫而言,這趟旅程中最令他害怕的就是踏出機門的那一刹那——他幾乎有點期待在門口等他的不是專員用車,而是KGB的秘密警察,因為被捕或許也是一種解脫吧!

將軍和他的副官一路上沉默不語——該說的話已在吵雜得無法竊聽的飛機上說完了。阿利克斯耶夫注意到空曠的街道,沒有卡車,大部份的卡車現在都在前線,即使在食品店外的長龍也比平常短了一些。一個正處於戰時的國家,他想。

阿利克斯耶夫本來以為到克裏姆林宮的行程會很慢,實際上卻不然。似乎就在一眨眼之間,車子已駛入了克裏姆林宮的大門。一名站在內閣大廈前的士官拉開大門,精神抖擻地向他敬禮,阿利克斯耶夫回禮後步上通往門口的台階,另一名事關等在那裏,阿利克斯耶夫以真正軍人的儀態步入,背部挺直,面孔威嚴,新擦過的皮靴閃閃發光。當他進入大廳時,眼睛被天花板吊燈上反射出來的光線吸引住。他舍棄電梯,走樓梯到會議室,他注意到這棟大樓經過爆炸事件已重新整修過了。

一名上尉官階的衛隊在樓梯口迎接將軍,領他進入會議室的兩道門。阿利克斯耶夫命令他的副官在門外等候,他的大檐帽則緊緊地夾在腋下。

“同志們,陸軍上將波維?李歐尼托夫基?阿利克斯耶夫奉命報到!”

“歡迎到莫斯科了,將軍同志。”國防部長說道,“德國的戰況怎麽樣了?”

“敵我雙方都精疲力盡了,但仍在戰鬥,目前的戰況仍呈膠著狀態,我們可用的武器與兵員較多,但是燃油嚴重短缺。”

“你能打贏嗎?”總書記問道。

“可以,但是要給我數天時間重整軍隊,而且如果我能夠對新到的後備部隊進行一些嚴格的緊急重組,那麽我想我們很可能可以切開北約組織的前線。”

“只是可能而不是絕對?”國防部長問。

“在戰爭中沒有所謂的‘絕對’。”阿利克斯耶夫簡單地答復。

“現在我們已經學到了這一點。”外交部長艱澀地說道:“為什麽我們還沒有贏?”

“同志們,一開始我們就未能達成戰略及戰術上的奇襲,而奇襲是戰爭中最重要的變數,如果我們的奇襲成功,那麽很可能——幾乎可以確定——我們早已在兩周或三周內成功了。”

“為了確定成功,你還需要什麽?”

“國防部長同志,我需要人民和黨的支持,我還需要一點時間。”

“你在規避問題!”布克哈利恩元帥說道。

“我們在最初攻擊時未獲準使用化學武器,而化學武器是具有決定性的優勢!”

“這種武器的政治性代價恐怕太大了。”外交部長防禦地說道。

“現在用這種武器還有沒有用?”總書記問。

“我想不行,這些武器應該在戰爭一還是時便用在敵人的裝備貯存地點,現在這些地方都已經空了,即使現在攻擊也只能收到很有限的效果,而且在前線使用化學武器也不再是明智的選擇,新抵達的C級部隊缺乏在化學武器環境下作戰的必要裝備。”

“我們要再問一次,”國防部長重復說道:“為了確保勝利,你還需要什麽?”

“為要達成一個決定性的突破,我們就必須在北約防線上沖開一處最少寬三十公裏、深二十公裏的大洞。為了要做到這一點,我需要十個已準備好且可立刻進軍的足額師,我需要有數天時間來準備這支軍力。”

“你認為戰術核子武器呢?”阿利克斯耶夫的臉色未變,他力持鎮靜。你瘋了嗎,總書記同志?

“這個風險很大。”真是個第一流的輕描淡寫。

“如果我們能夠阻止,我是說以政治手腕,阻止北約組織的報復呢?”國防部長問。

“我不認為有可能。”而你也是一樣。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促成這種可能呢?”

“那麽就能夠明顯地增進我們的機會。”阿利克斯耶夫停了一下,看到那些人臉上的表情時,他心中不禁升起寒意。他們要在前線使用核子武器——如果北約也采取相同的報復行動,那麽我的部隊會悉數蒸發,然後呢?只有使用一次嗎?還是會有更多、更多的核武被使用而讓爆炸地點一步步地逼近東、西雙方?如果我說他們瘋了,他們會找一個不會說這種話的將領來取代我。“問題是在於控制,同志們。”

“怎麽說?”

如果他想活著阻止這件事情……阿利克斯耶夫謹慎地措詞,混合著實話、謊言與猜測。要這位將軍做違心之論不是意見容易的事情,但至少這是一件他與同僚們已討論了將近十年的事情。“總書記同志,核子武器對敵我雙方而言都是政治性的武器,都是被政治領袖控制著,這樣可限制它們在戰場上被使用。在戰術環境中使用核武的決定須經過政治領袖的許可。等到他們允許時,戰術環境早已有所變化,而這種武器到時候也失去了使用的時機。北約似乎從未了解過這一點,他們所擁有的核子武器主要是設計給戰場指揮官用的,可是我從不認為他們的政治領袖會輕易授權給戰場指揮官使用那種武器。就因為如此,他們較有可能使用戰略性核武來對付我們的戰略性目標,而不是用戰場上的戰術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