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萬斤糧田是如何煉成的

李花子很心虛,就算他當二流子的時候也沒吹過這麽大的牛逼,現如今吹出天大的一個牛逼來,還要請地委、省委領導、新聞單位記者一起來監督驗收,那還不要了親命,造假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

如果只是在本縣宣傳,李花子倒也不怕,畢竟有楊書記罩著,可鬧大了他真有些擔心,很心虛的問:“楊書記,您看這樣好麽?”

楊樹根心裏是有底氣的,畢竟他是看了內參的,各地都在大豐收放衛星,畝產五千斤已經算不得新聞了,此前地委領導特地打電話來,說北泰在工業上已經放了衛星,南泰縣向來是農業大縣,這回也不能落後。

領導的意圖,楊樹根心領神會,所以才有這麽大膽子,至於省委方面他也不擔心,自有地委領導去做工作。

想到這裏,他淡淡的笑了笑,對李花子說:“老李,你還不懂政治。”

李花子憨厚的笑笑:“楊書記,我大老粗一個,啥也不懂,反正你指到哪我就打到哪,你說咋整就咋整。”

楊樹根說:“留一畝高產試驗田,其他的先收割吧,組織民兵巡邏注意防止地富反壞右分子搗亂,還有田鼠麻雀什麽的也要防著,社會主義的麥子要顆粒歸公。”

李花子道:“除四害運動中,咱們公社的麻雀已經消滅的差不多了,禍害不了莊稼。”

楊樹根道:“那也不能掉以輕心,階級鬥爭的弦時刻不能放松。”

李花子馬上檢討:“我大意了,回去立刻組織少先隊員再掀起一場打麻雀消滅田鼠的運動。”

楊樹根滿意的點點頭,又問:“這一畝地估摸有多少收成?”

李花子手托著腮幫裝模作樣的思索了一陣,道:“以我多年從事農業生產的經驗來看,一萬斤是肯定有的,至於是一萬零多少還要具體過磅才知道。”

楊樹根道:“不錯。”

……

苦水井公社放了農業衛星的消息先在南泰縣傳開,立刻引起爭論,很多人質疑這個數字的真實性,尤其是縣農業局的一些技術員,他們認為苦水井土壤成分不好,根據往年的資料來看,每畝地收三百斤都算是豐收,一萬斤簡直是天方夜譚。

楊樹根對這種傳言很惱火,但是又不便親自出馬辟謠,正在此時,南泰日報第四版上出現了一篇文章,洋洋灑灑數千言,從科學和政治的角度論證了畝產萬斤的可能性。

這篇文章題為《大豐收背後的思考》,署名為忘川,一看就是筆名。

文章寫的很好,說苦水井的小麥大豐收,是從不斷鬥爭的道路上走過來的。為了戰勝各種形形色色的保守思想,黨領導著廣大群眾開展了大鳴、大放、大辯論,全公社一共貼出大字報達五萬張!極大的鼓舞了士氣,解放了思想,破除了迷信,公社幹部帶頭深耕、密植、增施肥料,光試驗田的土壤就深翻達八尺以上,田間管理也抓得緊,組織民兵嚴防死守,防止地富反壞右搞破壞,此外,還組織群眾挑水澆田,戰勝了幹旱……

文章最後說,質疑苦水井公社試驗田的產量,就是質疑社會主義,就是質疑黨的領導,對別有用心的一小撮人,政法機關和人民群眾要堅決打擊,嚴懲不貸!

“寫得好,酣暢淋漓!”楊樹根拍案叫絕,當即叫通訊員把縣委宣傳部長叫來,問他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宣傳部長也很疑惑,說本縣沒有這樣的人才啊。

“你去報社查一查,必要的話讓縣公安局出面,一定要查出作者。”楊樹根說。

宣傳部長很當回事,立刻著手調查,可這篇文章是以筆名寄來的,而且沒有寄信人地址,報社也不清楚作者究竟是誰,於是縣公安局刑偵大隊介入,用信封上的郵戳倒推,查到具體的郵筒,然後一個一個排查住在附近的人,一個可疑名字很快進入視線。

這個人叫阮銘川,是省裏臭名昭著的右派頭子,曾擔任省報領導,更是知名老報人,北洋時期就是名記者,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犀利的稿子來。

公安人員找到了阮銘川,他現在是縣裏報社的一名勤雜工,對於民警的造訪,阮銘川似乎並不驚訝,不用嚴刑逼供,不用比對筆跡,他就承認了那封稿件是自己所寫,忘川是自己的筆名。

右派頭子居然寫出歌頌社會主義農業大生產的稿子,實在奇怪,公安機關和宣傳部都不敢擅自發落,上報縣委書記。

楊樹根說,我縣的筆杆子太少,在宣傳上力度不夠,缺少這樣能寫稿子的人啊。

宣傳部長說:“可是右派不敢用啊。”

楊樹根說:“沒關系,讓他寫,但不能用他的筆名,換一個名字,稿件要經過三層審批,報社總編先看,宣傳部再看,我終審,確定沒有問題可以用,要嚴防出現類似藏頭詩之類的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