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裝備介紹(第2/2頁)

M-79榴彈發射器:樣子很像一支短而粗的獵槍。它可以發射高爆榴彈,沉重的大號鉛彈(霰彈槍子彈),還能發射飛鏢(鋼矛)和小的箭形彈。殺傷面大,在目標很難快速定位的叢林戰中是一種很好的武器。

60毫米迫擊炮:在美軍中俗稱“六零炮”或“六零麥克麥克斯”(即sixty mike mikes,是該炮的無線電代碼)。這種武器包括一根長2英尺5英寸、口徑60毫米、12.8磅重的炮管;一個16.4磅重的兩腳架和一個12.8磅重的底座。它能夠以高弧彈道在不到2 000碼的距離上發射3.1磅重的高爆炮彈,射速是每分鐘18發,直到炮管過熱才停止。炮彈的爆炸半徑大約為35英尺。越戰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每個連配屬3門60毫米迫擊炮,炮彈通常按全連每個人攜帶兩發進行配備。

81毫米迫擊炮:M29式81毫米迫擊炮是一種具有高發射角、炮口裝彈的滑膛炮。所屬迫擊炮排編制在營下屬的指揮與補給連裏,當空中或炮兵支援指望不上時,其火力往往被營長用來支援正在進行的戰鬥。這種迫擊炮總共重約93磅,可以分解成如下幾個部分:51英寸長的炮管和瞄準鏡、兩腳架、底座,並由3個人背負步行轉移。它的射速是每分鐘大約24發,但是考慮到炮管會因此而過熱,其持續射速只有每分鐘兩發。該炮的有效射程約為2.5英裏,炮彈的重量在15磅左右。

82毫米迫擊炮:由前蘇聯設計並生產,這種炮非常類似於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81毫米迫擊炮。它也可以分解並由3人攜帶搬運轉移。有傳言說這樣的設計是考慮到在緊急情況下,它也可以使用尺寸略小的美國迫擊炮彈,但反過來美軍卻不能使用尺寸稍大的蘇式炮彈。82毫米迫擊炮的炮彈雖然只有大約6磅半重,但卻能產生驚人的爆炸沖擊力。它的有效射程約為2英裏,在山區以高弧線彈道發射時效果甚佳。(相比之下,標準火炮的彈道通常較低平,但射程更遠,炮彈也更重。)

105榴彈炮:M101式105毫米榴彈炮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越戰期間使用的標準榴彈炮。它的最大射程是11.27公裏(約7英裏)。其最大可持續射速為每分鐘3發(每分鐘超過6發會導致炮管燒壞)。數字105毫米指的是炮管的直徑(由此也指炮彈),大約相當於4.1英寸。

120毫米迫擊炮:一種蘇聯設計生產的火炮,炮彈重量為34磅,射程3.5英裏。一門炮重約375磅,需要5到6個人操作。它可以分解並由步兵攜帶,但在地形允許的情況下常常用兩輪馬車運輸。這種炮的威力十分可怕,其爆炸力遠遠超過了82毫米迫擊炮。

155毫米榴彈炮:M114式155毫米榴彈炮的炮管和炮彈直徑大約為6.1英寸,炮彈重達95磅,接近105毫米榴彈炮炮彈的3倍,射程是14.6公裏(約9英裏)。這種大炮在二戰期間的1942年即投入使用,到越戰時實際上已經過時,但是作為它的替代品的自行火炮既無法在叢林中使用,也難以用直升機進行運輸,而老式的但重量更輕的改進型155毫米榴彈炮卻不存在上述缺點。在越戰期間,每4個105毫米榴彈炮連會有一個實際上配置155毫米榴彈炮。

175毫米自行火炮:M107式175毫米自行火炮的炮管直徑約為7.1英寸,其高爆炮彈重約174磅,射程大約是33公裏(20英裏)。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沒有其他火力支援的情況下,常常尋求陸軍使用的這種大炮作為支援火力,但近距離支援卻指望不上,因為這種遠距離的大炮缺乏足夠的射擊精度。對於近距離的火力支援,海軍陸戰隊靠的是8英寸榴彈炮,這種大炮能夠把200磅重的炮彈發射到近17公裏遠(10英裏),但是精度卻要高得多。

克萊莫地雷(claymore):一種十分流行的反步兵地雷,其炸藥成分是C4合成物。這種地雷在爆炸時會在一定方向上以扇形殺傷面產生無數個小碎片,打埋伏時通常把它布設在散兵坑前方的地面上,或是沿著一條小道進行埋設,並由埋伏在散兵坑裏的人以電雷管導線進行引爆。M18A1式克萊莫地雷在爆炸時會在超過60度的扇形面上釋放出700個小鋼球,對6英尺多高、50碼寬範圍內的人員造成巨大的殺傷。這種地雷由它的發明者諾曼·A·麥克勞德命名,其名稱來源於一種蘇格蘭長劍。地雷的一側刻有醒目的浮雕字:此方朝向敵人。

點44馬格南左輪手槍:在美國海軍陸戰隊裏,參謀軍士(徽章上有四道條紋)及以上職級的人可以挑選自己攜帶的手槍,而最受歡迎的有史密斯-韋森M29型手槍,或柯爾特點44左輪手槍。這兩種手槍可以發射威力強大的點44口徑馬格南子彈(另一種受歡迎的是略為輕巧的點357馬格南手槍)。

點45口徑半自動手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軍官、軍士、醫護兵以及機槍手和迫擊炮手配備的武器。1905年由約翰·勃朗寧發明。這種手槍威力大,但是後坐力也大,並且有射速低、精度較差的毛病,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並不十分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