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死神的樂園 (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第2/13頁)

幾次受挫於七十四軍的慘痛經歷,讓日軍真正認識到,無論是萬家嶺戰役中的第一〇六師團,還是上高會戰中的第三十三師團、第三十四師團,這些新設師團盡管武器占優,但在作戰士氣和經驗方面,與第七十四軍這樣久經沙場的老部隊相比,還是相差很遠。一句話,與七十四軍對陣,如果不啟用老牌精銳師團,就絕無勝算。為此,阿南不惜對全盤計劃做出修改,以便讓日軍第六師團來拖住七十四軍,同時參與進攻平江的日軍第四十師團也被調至主戰場。

要讓阿南下這個決心可不容易。平江是第九戰區的武器補給中心,同時也是楊森第二十軍軍部所在地。第二十軍雖是川軍,卻號稱“川軍中的鐵軍”,其戰鬥力接近於中央軍精銳部隊,且極善於側擊和運動作戰,這一點在國民黨系統的部隊中實屬難能可貴。岡村第一次進兵長沙時,就已經吃過第二十軍的虧。正因如此,阿南曾抱有堅決占領平江的意圖,一年後,他在回顧平江的戰略價值時還表示:“其實使敵統帥機關(指平江)受到破壞和發生混亂,應是作戰的最高目的。”

當第六師團接到阿南的取消命令時,其先頭部隊距離平江只有八公裏之遙,尖兵中隊甚至只剩一公裏路程就能到達目的地。據說士兵們得知命令被取消,就像嘴裏的點心被突然打掉一樣,變得目瞪口呆,啞然失色。

有舍必有得,阿南想得到的東西就是擊敗七十四軍,這成了他當時指揮作戰的最高目的。自此,七十四軍的番號便在日軍的作戰計劃、命令和阿南的日記中頻頻出現,而移動中的七十四軍也一直處於日軍第十一軍司令部的嚴密監視之下。

9月23日早上因為有降雨,日軍偵察機無法出動,但到中午逐漸雲開雨止。飛機從空中鳥瞰,可以清楚地看到七十四軍已出現在瀏陽西北的隘道上。

得到七十四軍露面的情報後,日軍第十一軍司令部頓呈緊張狀態。阿南甚至想到了要不要暫時避開七十四軍的鋒芒。只是他考慮到,如果不與這支中國最精銳的部隊打一下就即行撤退的話,會被中國政府抓住進行宣傳,那樣第十一軍不但臉面掃地,而且對日軍的軍心士氣也是一個極大打擊,所以還是要“避免此類情況發生”。

阿南走進軍作戰室,對木下參謀長等全體幕僚強調:“以後的問題,即在於對第七十四軍究竟應如何處理。”

利用地障進行包圍

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下,中國大部隊的調動一般都是晝伏夜出,以避免日機偵察和空襲,但是由於時間緊迫,為了能盡早趕到戰場,七十四軍不得不實施白晝行軍,全軍的行進方向因此完全暴露。

9月24日,下午一點,日軍偵察機發現“有正從瀏陽方向西進的敵軍約兩百名”。下午五點,在瀏陽至萬載之間,飛行員目擊了“約一萬五千名敵軍大縱隊”。

阿南雖急切地希望對新來的七十四軍予以打擊,但包括木下等人都對勝負沒有把握,他自己也認為,如果這個時候就派兵越過瀏陽西方山地出擊,“未免顯得愚蠢”。

阿南決定暫不與七十四軍進行地面交鋒,只用飛機進行監視和轟炸。命令既下,大批日機朝七十四軍行軍縱隊的上空蜂擁而至。

七十四軍的出發順序是五十七師先行,五十八師及軍直屬部隊次之,五十一師隨軍部行進。當五十七師、五十八師及其軍部直屬部隊在經過瀏西城西的蕉溪嶺時,立即遭到了日機的輪番轟炸掃射。

七十四軍並不是沒有行軍中防空疏散的經驗。遇到日機空襲,各部會以班排為單位分散,一邊防空,一邊利用山坡或田埂躍進,這樣既能減少損失,也不致影響行軍速度。可是蕉溪嶺的地形與別處不同,這是一條上下十五裏,兩面是石山的羊腸小道,不但無法躍進,連藏都沒地方藏,大家擠一塊全被飛機當成了活靶子。

一般情況下,防空都是用高射機槍或高射炮對飛機進行驅逐,問題是部隊在隘道中縱隊行進,大多數位置上都只有普通的機步槍,而由於缺乏經驗和疏忽大意,七十四軍軍部事先也未對部隊所經過的地形做深入調研,尤其是沒有針對沿途地形制定防空措施,結果防空也成了一句虛言。官兵們只知道用樹葉偽裝隱蔽,還不準喧嚷,唯恐飛機上聽到,其實各部完全可以組織機步槍集中射擊——兩邊都是石山,日機要飛低空襲,一旦遇到下面的密集射擊,同樣避讓困難。只是準備不充分且早已驚慌失措的情況下,誰都想不到這一點了。

七十四軍在空襲中遭受了嚴重損失,指揮系統也被打亂了。當第五十一師最後一個經過蕉溪嶺時,看到前面傷亡的人員已經不少。五十一師本身也沒有躲過日機的投彈掃射,有人情急之下跳進彈坑中,發現裏面已有被炸死的近十具屍體,他只好臥在屍體中間進行隱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