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著的 (常德會戰)(第4/14頁)

從抗戰初期常德遭日機轟炸起,城裏的商賈富戶就已攜家遷居鄉間,留在城裏的只是一些機關職員、貧民與小商小販。余程萬的要求是這次全部疏散,城內不準留一人,不肯走就強制疏散。

為了迅速疏散,五十七師還派士兵幫助老弱居民搬運物資,其間不向民眾收取分文報酬。常德城南為沅江,出城需要渡河。渡河船上也有五十七師的士兵在維持秩序,每船一兵,不許船戶貪財超載,也不許向乘客趁機勒索多收船費,因此渡河時秩序井然。

縣政府與五十七師相處融洽,縣長戴九峰和余程萬私人之間的關系也很好,戴九峰不僅盡力協助五十七師部署防務,做好戰備,還對余程萬說:“你守常德,我與你共同抗敵,我們一起與城池共存亡。”

戴九峰說到做到。在縣主任秘書帶領縣政府人員出城疏散後,他和警察局長、嶽其霖三人以及百名警察留了下來,分別協助五十一師防守城內和城外的飛機場。

截至11月10日,城內老百姓已疏散一空。五十七師官兵各就各位地駐守於第一、二道防線,只在陡碼頭和小西門兩處設置崗哨,嚴禁閑雜人等出入,以免影響布防。

在日軍合圍的頭天晚上,負責機場一塊的嶽其霖為了向戴九峰請示,憑借特別通行證進入城內。此時全城一片漆黑,且靜得可怕,他用手電筒照去,發現街道上由於無人行走,有些地方已經長出綠苔。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個士兵敢於擅自闖入民房或盜竊財物。

以火攻毒

第三次長沙會戰時,王耀武曾組織參謀團學習第十軍守衛長沙的經驗,時隔兩年,以防禦見長的五十七師也擔當了城市守衛者的角色。

歷來駐防常德的部隊都是各搞一套,推翻原來的,再重新構築新的工事,而且他們喜歡把防禦地域拉得很遠。這在防守專家看來都是愚蠢的做法:另起爐灶,在勞民傷災的同時,陣地也不一定就比原來更堅固耐用;防守陣地過廣,只會攤薄防守兵力,增加被敵攻擊的空隙。

余程萬化繁為簡,他將所屬三個團的主力集中起來,分別撥至三面——常德防禦為背水作戰,城南有沅江為天險,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防守壓力,只須在東、西、北重點設防即可。

防禦陣地主要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外圍城郊據點,第二層為城垣核心陣地,第三層為城內從東到西的街道。按照第十軍守長沙的經驗,還在各據點構築出許多鋼筋水泥碉堡。

自11月18日拂曉起,日軍開始向常德城郊迫近。五十七師工兵營事先在城郊道路上埋設了大量地雷,使得日軍在行軍過程中就接連出現傷亡,也相應減緩了其前進速度。

戰鬥打響之前,余程萬親自到外圍陣地視察。當來到位於西北郊沼泥湖陣地時,他對一七〇團連長上官英說:“沼泥湖陣地的堅守,對常德保衛戰至關重要,希望你連務必死守,要有勇猛殺敵的精神和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

上官英聽後慷慨作答:“請師長放心,以後戰況不論如何殘酷,只要一息尚存,我全連官兵一定與敵人血戰到底。”

在常德外圍,三個團基本都是以這樣一連乃至一排的方式守衛陣地,而他們所面對的卻往往是一個大隊或加強大隊的敵人。戰鬥中守軍唯一的辦法,就是千方百計地節省兵力和提高作戰效率。

當日軍試圖破壞鐵絲網、鹿寨等障礙物時,官兵們一般並不急於進行射擊,要等大部分日本兵穿過缺口以後,才以側射和斜射火力予以交叉急襲,同時射擊時堅守“三不打”準則,即看不見不打、瞄不準不打、打不死不打。除此之外,防禦戰中的各種戰術和戰鬥要訣也都被一一搬出來,反復加以運用,包括逆襲戰、夜襲戰、肉搏戰、手榴彈戰等,應有盡有。事後傳聞,當戰事緊急時,到一線送飯的炊事兵甚至曾用繩索將手榴彈系在扁擔上,用扁擔甩手榴彈,居然也能甩出數十米炸傷敵人。

僅在泥沼湖一線,日軍就集結一個加強大隊,連續發動了九次攻擊,但均被密集的火力網所壓制,無法前進一步。在外圍的其余方向,進攻也同樣很難取得進展,日軍不由得一個勁驚嘆:“守軍抵抗十分頑強。”

三部曲搞不定,又想到了放毒氣。從拂曉到黃昏,日機輪流轟炸並投下催淚型毒氣彈。以七十四軍如今的規模,不可能將防毒面具配備齊全,有的部隊連軍官都沒有,士兵更不用說了。雖然可以用濕毛巾遮住口鼻,但許多人仍出現了流眼淚、咳嗽乃至呼吸不暢的現象。余程萬於是下令收集全城木炭,以山草點燃,用火將毒氣沖入空中。這叫以火攻毒法,早在第一次長沙會戰後即有友軍發現並采用,以後逐步在全軍得到了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