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山嶺(第2/2頁)

交代完了,他拔出手槍,帶領參謀幕僚們也投入混戰。

範德格裏夫特一直在注視著山嶺一線的戰況。見陸戰五團已經明顯不支,他急忙派師預備隊前去支援,同時下令重炮出擊。

範德格裏夫特所說的重炮是105毫米榴彈炮。它們被安放在機場,之前主要是用來跟日軍艦炮對轟的,現在炮兵遵令將炮口掉轉,對準了山嶺。

正好山嶺的大半陣地都被日軍占領,炮兵射擊時毫無顧忌。普通炮彈是一炸一片,而重炮炮彈是一炸一個區域,當你還不知道的時候,就已和其他人成了粉末。

愛迪生立即發起反擊,日軍支持不住,全線潰退。

13日,淩晨兩點,愛迪生興奮地向範德格裏夫特報告:“感謝炮兵的大力支援,我軍已收復全部陣地,敵人休想在我們的槍口下再前進一步。請師長放心,我們守得住!”

美軍機槍的機管已經打紅,暫時也再無子彈可供掃射,不過在這些機槍前面,已經沒有一個活人了。檢視戰場,近600具日軍屍體橫陳在山嶺上,美軍傷亡也不小,戰死者達40余人,超過了地獄點之役。經過一夜鏖戰,除了幾株光禿禿的樹幹,山嶺上原先茂密的叢林已經完全消失了。地上血流成河,屍體和殘肢堆了起來,像谷殼一樣撒遍高地。這道山嶺自此便被美日雙方稱為“血染的山嶺”,即“血嶺”。

這個黎明不屬於川口。一名歷史學者用文學化的筆調描述道:“那天早晨從亨德森機場後面升起的太陽,並不像川口將軍所想的那樣能成為日本帝國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