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災難(第2/2頁)

布納之戰打響期間,麥克阿瑟乘坐專用的“飛行堡壘”,來往於布裏斯班和莫港,他不停地督促著前方將領:“我們必須進攻,進攻,進攻!”

可是前線卻陷入了僵局,美澳軍一個都攻不上去,這讓麥克阿瑟處於極度的焦慮不安中。有人向他報告,莫港的軍醫院裏軍紀松弛,一些士兵露天沖浴,或者光著屁股到處遊逛,嚇得女護士們不得不轉身回避。

麥克阿瑟充耳不聞,他關心的只有如何讓日本兵光屁股,與此無關的信息一律被自動過濾掉了。記者們經常看到這位總司令穿著晨衣在回廊上踱步,一面啃著萵苣頭,一面嘩嘩地翻閱著公文。

一想到無法馬上將日軍從巴布亞趕下海,無法盡早打回菲律賓,麥克阿瑟就一刻也無法容忍前線部隊裹足不前的窩囊樣。

澳軍還好說,麥克阿瑟本身對澳軍的戰鬥力就不是特別信任,但現在的問題是美軍也熊了,這讓他怒不可遏。在演講時,上帝、國旗和愛國主義像子彈一樣跳躍其中,有時他還會突然發出憤怒的吼聲,比如“我們必須戰勝敵人”,“我們寶貴的鮮血不應該白白流在異國的土地上”。情緒激奮處,就差親自端著機槍沖鋒陷陣了。

11月22日,麥克阿瑟嚴令哈丁,不惜代價立即拿下布納。

老麥發了脾氣,哈丁不敢怠慢,親自趕到一線指揮。鑒於最適合攻擊碉堡的重迫擊炮已經讓海龍王給收了,他從澳軍那裏借來幾門山炮助陣,同時請調35架飛機為步兵做掩護。

然而這次步炮攻擊仍未能收到預期效果。身處茂密叢林之中,炮手很難觀察彈著點,只能盲目射擊,偶爾打中碉堡,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硬撞上的。在濕熱環境下,槍械也故障頻發,卡殼成了家常便飯,手榴彈更因受潮而常常失效。

正面攻擊啞了火,哈丁便試圖從側翼包抄。可是美軍對地形不熟,士兵不是迷路,就是陷入齊腰深的淤泥,淪為日軍狙擊手的活靶子。

當夜幕降臨,美軍不得不退回出發地,進攻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