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方陣(第2/2頁)

一名澳軍“英俊戰士”飛行員說:“我們樂於執行這項工作。在海中每射殺一名日本人,都意味著地面上我們的陸軍戰友要少面對一個敵人。”

最終,日軍運輸艦隊搭載的第51師團主力遭到滅頂之災,6900名士兵中共有3664人喪生,落水士兵中能躲過暴曬、饑渴、掃射、轟炸和鯊魚,並漂到岸邊抵達萊城的,只有約800人。

俾斯麥海的勝利對日軍士氣造成極大打擊。俾斯麥海戰結束兩個星期後,日軍大本營發布命令,要求所有南方戰區的日軍士兵必須學會遊泳,這一命令被認為是俾斯麥海戰造成的影響之一。

“沒有比俾斯麥海之戰的結果更為令人震驚的事情了。”低落的情緒彌漫於日本海陸軍將校之中,很多軍官都開始懷疑日本最後能否取得太平洋戰爭的勝利。一名日軍驅逐艦艦長說:“在如此令人沮喪的事件中,我們第一次認識到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我們毫無還手之力。”

就在俾斯麥海戰決出勝負的當天午夜,肯尼喚醒麥克阿瑟,向他報告了這一好消息。麥克阿瑟聽到後,欣喜之情溢於言表,肯尼從來沒有見他那麽興高采烈過。

麥克阿瑟形容俾斯麥海戰是西南戰區一次“決定性空中進攻作戰”。他親自給飛行員們草擬了一份祝賀公報:“作為一次最徹底的殲滅戰,它將載入史冊。我在你們全體人員身上所感到的驕傲和滿足,是永無止境的。”

如果說米爾恩灣保衛戰對新幾內亞戰役而言,相當於珊瑚海海戰對太平洋戰爭,那麽俾斯麥海之戰無疑就是新幾內亞的中途島,至此,長期積壓在澳大利亞人心頭的恐懼感一掃而光。

在澳大利亞總理柯廷舉辦的致謝宴會上,麥克阿瑟激情澎湃:“當我來到貴國時,我曾對菲律賓人民說,我還要回來。今天,我在這裏還要重申一遍我的諾言,我一定要把菲律賓及其附近島嶼,從敵人手中奪過來,恢復那裏人民的自由!”

為了這個諾言,他將宣告一個新戰術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