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於史例(第3/3頁)

一般來講,年代越久遠,戰史內容就越貧乏,記載就越不詳細,作用就越小,至於古代各民族的歷史,作用更小。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絕對不能使用這些史實,它們只在必須仔細說明情況的場合,或在必須詳細說明促使作戰方法改變的條件的場合才不適用。

無論我們對勃艮第人和法國人、瑞士人反對奧地利人的戰爭過程了解何其少,依舊可以看出,步兵在會戰中頭一次明顯地表現出比最好的騎兵更有優越性。

我們只要回顧一下傭兵隊長時代就能知道,作戰的諸多方面是如何受制於人們所使用的工具,因為在任何其他時代,軍隊都不像這個時代,脫離國家和人們的生活,不像這個時代具有真正工具的性質。

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在漢尼拔身處意大利未被擊敗之際,羅馬人就在西班牙和非洲進攻迦太基人。這種備受矚目的方法是可以為我們提供教訓的考察對象,因為大家對這種間接抵抗基礎的國家和軍隊的一般情況非常熟悉。

然而,事情越涉及細節,越是不一般的情況,我們就越難從遙遠的時代中尋找典型史例和經驗,因為我們既無法對相關事件作出恰當的評價,又無法以它們為例子來證明現代已經完全改變了的戰爭手段。

可惜的是,每個時代的研究者都喜歡援引古代史例。我們無意研究欺騙成分和虛榮心在這裏究竟占了多大的比重,只是想說,我們看不見任何服從別人和幫助別人的熱誠努力和誠懇願望。所以,我們只好將這種援引史例的行為當作掩蓋錯誤和缺點的裝飾品。

倘若像弗基埃爾想做的那樣,徹底使用史例來教別人學習戰爭,那的確是一大功績。不過,倘若考慮到,要有長期的作戰經驗方可做到這點,那麽我們就會發現,這是耗費一生的事業。

倘若有人有志於此,那麽我們只能祝願他像到遠方朝聖一般,為虔誠的計劃做好準備,我們祝願他不惜時間、不畏權貴、不怕困苦,克服內心的自卑與虛榮,像法國法典上所說的那樣:講真理,只講真理,完全講真理。


[1] 普魯士將軍,著名的軍事家,曾致力於普魯士軍事制度的改革。

[2] 1英尺=0.3048米。

[3] 法國將領,著有《戰爭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