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防禦(第2/2頁)

事實上,上述總的看法在這個戰例中,並非找不到實際依據,締結和約便是很好的證明。倘若不是奧地利意識到僅僅憑借自己的力量無法跟腓特烈大帝的才能相抗衡,意識到它必須比以往更加努力,否則只要它稍微有些松懈,便可能再度喪失國土,那麽還有什麽原因促使它締結和約呢?實際上,如果不是腓特烈大帝的部分兵力被俄國、瑞典等國的軍隊牽制住,那麽他將在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再度擊敗奧軍。對此,又有誰會懷疑呢?

在解決上述問題後,我們還要談談防禦是較強的作戰形式這一論點。

將進攻與防禦進行仔細考察和比較後,我們發現這一論點更加清晰明了。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指出與此論點相反的觀點是如何自相矛盾且與經驗相抵觸。如果說,進攻是較強的作戰形式,那麽我們便沒有任何理由采取防禦這樣的作戰形式,因為防禦本身所具備的是消極目的,如果雙方都只想著進攻,那麽防禦便不會存在。然而,追求較高的目的要付出較為高昂的代價,這是毋庸置疑的。

誰認為自己擁有的力量相當強大,強大到足以采取進攻這種這種較弱的作戰方式,誰就可以追求較大的目的;而誰如果給自己提出較小的目的,那麽誰就能夠采取防禦這種較強的作戰形式。

回顧往昔,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沒有出現過用一支較弱的軍隊在一個戰區進攻,卻讓一支較強的軍隊在另一個戰區防禦的情況。如果說自古以來情形到處都與之相反,那麽便充分證明了,就算是最喜歡進攻的將領,也仍然認為防禦是較強的作戰形式。

在談具體問題之前,我們還要在下面幾章裏先談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