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第2/9頁)

14.古時候,羅馬人和其他部族經常將他們的營帳紮成類似於布匿棚屋群一般,軍隊按大隊分住在這些棚屋裏。那個時候,人們除了城邦以外,不懂得如何築城。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開創了將整支軍隊集中在同一堡壘範圍之內的做法。後來,羅馬人在馬萊文通城附近的阿魯斯平原上打敗皮洛士,占領了他的軍營。

15.有一段時間,普布柳斯·納西卡住進了冬季營房。雖然根本不需要艦船,但他還是決定造幾艘艦船,以免他的部隊因為沒有事情可做而懶惰起來,或者因悠閑而產生的種種負面影響使他們的聯軍士氣受到傷害。(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93年)

16.馬爾庫斯·加圖宣布:士兵凡是因偷竊被捉獲的,就要當眾砍掉右手;若上級準予處以輕刑,罪犯也必須在大營前出點血才能過關。

17.斯巴達將軍克利阿庫斯常常告誡他的部隊:怕自己的指揮官要比怕敵人更厲害,他的意思是,有的人戰鬥時怕死,但未必會死,但是對臨陣脫逃的人來說,一定會被處死。(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1年)

18.根據阿庇烏斯·克勞狄烏斯的建議,元老院將曾被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俘獲後又被釋放的騎士貶為步兵,將步兵降為輕裝兵,並規定,所有這些人在每人殺死兩名敵人之前,一律只能住在軍營工事之外的營帳裏。(公元前279年)

19.執政官奧塔奇柳斯·克拉蘇下令:那些在漢尼拔威脅下被遣走,隨後又重新回來的人全部離開堡壘,到外面的軍營裏去。他的目的是,讓他們能夠適應缺少防禦設施的險境,並使他們敢於跟敵人拼搏。

20.在普布柳斯·科爾內柳斯·納西卡和德奇穆斯·尤尼烏斯擔任執政官期間,制定了這樣的條令:誰要是在軍隊裏開小差,誰就得當眾受鞭笞,然後被賣作奴隸。(公元前138年)

21.在亞美尼亞的伊尼蒂亞要塞附近,多米蒂烏斯·科爾布洛的兩個騎兵中隊和3個步兵大隊在與敵人作戰中敗退下來。多米蒂烏斯·科爾布洛就讓他們到工事外去駐紮,直到他們用行動洗刷掉他們的恥辱。(公元58年—59年)

22.由於緊急情況的出現,執政官奧雷柳斯·科塔命令騎士們去執行某項任務,但一部分人卻不聽從他的號令。於是,他便向監察官提出控告,這些違令者最終受到懲治。隨後,他又讓元老院頒布法令,停止支付這些人原先的薪餉。平民保民官也作出對有類似情況的人的處置決定。經過各方共同協力,羅馬軍隊的紀律得到了將士們的遵守。(公元前252年)

23.在西班牙作戰時,昆圖斯·梅特盧斯有5個大隊的人馬在與敵人交戰中敗下陣來。他要求這些士兵寫下遺書,隨後命令他們回到丟失的陣地上去,並警告說:除非他們取得勝利,否則他們就別想再進軍營的大門。(公元前143年)

24.元老院命令執政官普布柳斯·瓦萊留斯統率曾在錫裏斯河一帶戰敗的軍隊到薩皮努姆去,在那裏修築一座營寨並度過了一個冬天。(公元前280年)

25.幾個在布匿戰爭中拒絕履行職責的軍團像流放一樣被遣送到西西裏,經元老院決議,這些軍團在7年之內所享用的大麥只能是配給的。

26.由於大隊指揮官蓋猶斯·蒂蒂烏斯放走了一些奴隸,盧奇烏斯·皮索便讓他天天袒胸露背、光著雙腳站在帳前,直到夜班看守前來換崗。此外,他還下令犯人不許參加宴會,不許洗澡。(公元前133年)

27.由於一個大隊的防線被敵人突破,蘇拉下令這個大隊連同大隊的百人隊隊長頭頂頭盔,脫掉軍衣在帳前罰站。

28.在亞美尼亞作戰時,多米蒂烏斯·科爾布洛手下的一個叫埃米柳斯·魯福斯的騎兵隊長打了敗仗。科爾布洛發現魯福斯的騎兵隊武器裝備很差,於是,他讓侍從將魯福斯的衣服剝下來,然後命令他站在帳前,直到被釋放為止。(公元58年—59年)

29.在從薩謨奈去盧切裏亞途中,阿蒂柳斯·雷古盧斯的一些士兵竟然在與敵人遭遇時轉身後撤。看到這一情況後,雷古盧斯立即派出一個大隊去攔阻他們的後退,並命令大隊將這些人作為逃兵殺掉。(公元前294年)

30.執政官科塔在西西裏時鞭笞了瓦萊留斯——一位屬於瓦萊裏家族的貴族軍事保民官。(公元前252年)

31.科塔在渡海去梅薩納再做一次占蔔前,把封鎖利帕裏群島的事務交給他的一位有血緣關系的近親普布柳斯·奧雷柳斯。但是,在奧雷柳斯的工事被敵軍燒毀,他的軍營被敵軍占領時,科塔懲罰了他,並下令將他貶為士兵,讓其做普通士兵所做的雜事。

32.監察官福爾維烏斯·弗拉庫斯將他的兄弟排擠出元老院,因為後者沒有得到執政官的指令卻擅自遣散了他在那裏擔任軍事保民官的一個軍團。(公元前1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