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團結一心!

天還沒亮,但是城內燃燒的熊熊大火卻燒紅了半天天,就像是在漆黑的天幕上上燒出了一個紅色的窟窿,吞噬著亡魂。

在鬼子和遊擊隊官兵交戰的街區戰鬥已經趨於緩和,雙方隔著一百多米對峙著,冷槍冷炮還在響著,不時有照明彈飛上天,灑下慘白的光亮。

交戰區域附近的百姓都已經在遊擊隊的協助下開始向後方撤離,以避免被交戰落下的炮彈誤傷。

在兵荒馬亂的這個年代裏,對於城內變成戰場百姓們早已經習以為常,他們默默的背著食物和包裹,離開家,頂著寒風,朝著安全地帶轉移。

畢竟高郵是兩淮的門戶,又靠著運河,北上可以到寶應淮陰,南下水陸直達揚州和長江,戰略位置重要。

楊淩可是清楚的記得,當初鬼子的天皇都宣布無條件投降了,從揚州抽調北上的鬼子匯合高郵城內的鬼子五千多人負隅頑抗,拒不投降。

但是他們最終也被英勇的中國官兵徹底的消滅了,雖然現在城內的鬼子加上傷員不過千余人,但是戰鬥卻更加的殘酷。

因為遊擊隊部隊就像是稚嫩的嬰兒一樣還在成長,而鬼子卻是身強力壯的成年人。

預料到了戰鬥的殘酷,所以楊淩才會做好萬全的準備,讓百姓們撤離,戰爭會死人,但是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也是他們這些指揮官的職責所在。

拖家帶口的百姓們默默的關上了家門,跟著過來掩護的遊擊隊官兵弓著身子離開。

在他們的身後,鬼子的燃燒彈咻咻的落了下來,鬼子將許多的房屋都點燃了,為了阻滯遊擊隊官兵的進攻速度,等待外圍援軍的合圍。

看到自己的房屋在熊熊的烈火中濃煙滾滾,不斷的燃燒坍塌,許多撤離的百姓都在抹眼淚,但是他們都是手無寸鐵的百姓,他們對於此無可奈何。

“放心的走吧,等打完仗,我們會幫助你們重新的修建房子。”

遊擊隊官兵們也能夠理解這些百姓此刻的心情,低聲的安慰著,看著自己的家毀於戰火,誰的心裏都不好受。

雖然遊擊隊官兵們在安慰,但是人群中還是不時的傳出低聲的啜泣聲,他們一步三回頭的走著,他們不知道再回來的時候,自己還有沒有家。

當遊擊隊組織交戰區域百姓在撤離的時候,在總指的臨時指揮部內,楊淩也在對軍需處長孫重交代著。

“將疏散出來的百姓安排到附近村鎮先安頓下來,有親戚的投親戚,沒親戚的有部隊統一安排,等打完仗讓他們再回來。”

“剛從鬼子手裏奪下來的面粉廠和米廠調撥一些糧食出去,不能讓這些撤出去的百姓餓肚子。”

“附近村鎮的愛國鄉紳們也要發動起來,成立愛國委員會,讓他們就近的安排這些撤出去的百姓,軍宣隊也派出去,必須讓所有人知道,在這個國破家亡的時刻,我們中國人必須團結起來,共渡難關!”

……

楊淩在說著,軍需處長孫重則是認真的記著,每一條命令都記得仔細。

雖然讓百姓疏散出去,楊淩也並不是不管不顧,讓孫重這個軍需官臨時抽調人去安排。

楊淩他們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就從一個被追的無處躲藏的遊擊隊支隊,變成如今的龐然大物。

他們的士兵很容易招募,那些受到鬼子迫害活不下去的當地居民,那些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難民,那些被打散的正規軍散兵都可以。

他們的部隊短時間內擴充到了兩三千人,但是在這個國民教育並不普及的年代,不缺少敢和鬼子死戰的軍人,他缺少識文斷字的人。

這個年代使用的可不是後世的簡化字,而是繁體字,楊淩看著都頭大,更別說那些飯都吃不飽的百姓能夠有能力去學習。

在這個年代,但凡能夠上學的都是一些家境殷實的人,而這些人很多都在安全的大後方奔走呼號遊行或者參軍到了正規部隊。

在重慶軍委會的規劃中,楊淩他們這些遊擊部隊雖然也是正規部隊的一種,但是卻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吸引讀書人加入。

在遊擊隊中更多的是大字不識幾個的莊稼漢組成的部隊,楊淩在淮陰成立抗日總會的時候,看到許多村自衛武裝,甚至一條槍都沒有,僅有一些菜刀,鋤頭和紅纓槍等冷兵器。

就是靠著這些冷兵器,敵後的百姓和小鬼子一直在戰鬥,然後變成三千萬傷亡中一個不起眼的冰冷數字。

現在由於缺少獨當一面的文職官員,所以但凡這一類的事情,楊淩都是統一交軍需處的人去做。

軍需處不像是戰鬥部隊需要訓練和戰鬥而影響文化的學習,軍需處的人員卻有足夠的時間上掃盲班,識文斷字。

現在導致的現象就是,軍需部門成為了楊淩他們部隊的人才培養基地,從掃盲班走出來的人很快就被抽調到各營各連去當參謀或者通訊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