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最後的突圍(第2/5頁)

著名的場景,蘇聯紅軍進攻柏林地鐵站。電腦遊戲《使命召喚5》曾真實地再現了這一場景。

在蒂爾花園區西南角,巨大的“動物園”高射炮堡壘讓進攻的蘇軍非常頭疼。第79近衛步兵師的2個團接受了占領“動物園”高射炮堡壘的任務。4月30日,蘇軍讓德軍戰俘交給了當地德軍指揮官一封最後通牒,要求他們放棄抵抗,馬上投降。蘇軍保證不會處死包括黨衛軍在內的任何德軍戰俘。5月1日,有個戰俘回來了,要塞指揮官哈勒爾承諾會在當天午夜投降。可實際上哈勒爾並不是要塞指揮官,德軍之所以會推遲答復,是因為他們決定在當天晚上進行突圍。

盡管這個堡壘的外墻足可以抵擋203毫米重型榴彈炮的直接轟擊,但是它的內部卻完全不同,裏面有幾千名平民,還有1000名傷員和病人。

與此同時,崔可夫的第8近衛集團軍和卡圖科夫的第1坦克集團軍從柏林南部攻入了蒂爾花園區,柏林最西北角的施潘達要塞也被蘇軍包圍了。從結構上看,它比“動物園”高射炮堡壘更為引人注目。

4月30日,蘇軍第47集團軍決定攻打這個可怕的建築。由於這裏的火炮打擊範圍能夠覆蓋哈弗爾河兩邊的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集團軍指揮官佩爾霍羅維奇派出第7政治部,想要通過心理戰取得勝利。他們進行了幾個小時的廣播,可是德軍用炮火回答了他們。

5月1日,佩爾霍羅維奇派格裏申少校向要塞送去一份投降建議書。格裏申隨後將下屬的軍官們召集在了一起,同他們說道:“這次任務非常兇險,我不能強加於你們,但是我需要有人自願陪我前去。”在場的7名軍官都願意參加。但是格裏申最後表示,沃爾夫的弟弟和未來的電影制作人沃爾夫不能去。因為要塞內有黨衛軍,如果他們認出這個穿著蘇軍軍裝的德國人,肯定會當場打死他。最後,沃爾夫最好的朋友加爾被挑選上了,他和格裏申揮舞著白旗慢慢接近了德軍建造的一個路障。

德國人看到他們,從一個石頭陽台上放下繩梯。石頭陽台離下面的入口有幾十米,旁邊帶有護欄。格裏申和加爾上了繩梯,他們在空中劇烈地擺動起來。他們爬到了陽台上,進了一個沒有照明的房間。他們很快認出了屋內的國防軍和黨衛軍,容上校是這個要塞的指揮官,科赫中校是他的副手。容上校戴著金絲邊眼鏡,剪著灰色的短發,而他的軍裝領子圍在肩上,看上去並不像個職業軍人,但是格裏申和加爾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雙方的談判開始了,蘇軍談判者基本上是加爾,因為加爾是名猶太語言學家。旁邊的格裏申幾乎很少說德語。而德軍的科赫解釋說,希特勒早已下達了命令,任何向敵軍交出要塞的軍官都將被當場槍斃。最讓人感到遺憾的是,蘇軍第47集團軍還不知道希特勒已經死了,所以他們沒有把握住最好的時機告訴這幫德國人真相。

現場的氣氛讓加爾深知,黨衛軍的軍官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他們隨時可能會要了他們的命。加爾又向他們敘述,現在的柏林幾乎已經被完全包圍了。在托爾高,蘇軍已經與美軍會師,所以任何抵抗都是徒勞的,只是犧牲無辜生命。並且保證,如果他們投降,一定不會處死他們,還會分給他們食物,傷員和病人也能得到更好的救治。但是如果他們拒絕投降,蘇軍只能強行攻占要塞,前面說的所有保證也都不會實現。所以,如果德軍仍然拒絕投降,那麽平民的傷亡就都是德軍的責任。德國已經流了太多的鮮血,現在能保住任何生命都是件非常偉大的事。

柏林“動物園”高射炮堡壘前的2輛蘇軍J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殘骸,殉爆的車載彈藥炸飛了它們的炮塔,乘員也就無一生還。

聽了加爾的話,黨衛軍的軍官們眼神中充滿了仇恨,死死地盯著面前的2個蘇聯人。氣氛忽然變得緊張,格裏申擔心沖突會一觸即發。他表示,德軍需要在下午3點之前做出決定。在一片死一般的寂靜中,2名蘇軍軍官離開了。當他們爬下繩梯時,顯然有些緊張並發抖,他們擔心黨衛軍會把繩子割斷。到了地面以後,他們很想跑步回到安全區域,但是他們沒有明顯地大步快跑。到了樹林,蘇聯的同志們跑上來親切地擁抱了他們,加爾表示德國人還沒有表態,所以現在只能等下去。

回到了第47集團軍指揮部,佩爾霍羅維奇將軍也著急地問他們“德國人是否投降”。加爾告訴他:“還不知道最後的情況,但是我們給他們下了下午3點的最後期限。如果他們同意投降,就會派代表到我們的陣地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