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軍隊晉升機制的革新(第2/2頁)

李赟感同身受的點頭說道:“侯爺您說的沒錯,在朝的那些官員,包括地方官員,絕大多數從心底裏就沒有,把這些在外搏殺的將士們當人看待,將士們想要獲取應有的獎賞,那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雖說在東海鎮,李赟他們能得到平等的對待,但是只要出了東海鎮,他們就不沒有了這種待遇,在那些大明官員眼中,他們就是莽夫一般都存在,根本就得不到絲毫的尊重。

李赟講到這一點,便引起了更為廣泛的探討,太常見了,這種事情真的是太令人心寒了,憑什麽你文人就高高在上?憑什麽老子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卻得不到自己應有的所得?

武將群體被壓制的太久了!

對於這樣的激烈探討,趙宗武並沒有制止,他需要這種探討,因為這樣才能達到他想要的目的。

“你們的心情,本侯心中都理解,但本侯想說的一點是,打鐵還需自身硬,想獲取應有的尊敬,那麽自身就必須要強硬起來,現階段我們不能改變大勢,但是在東海鎮內部卻能做到!”

接著這樣的局勢,趙宗武順勢便推出了「東海鎮軍隊銜位晉升機制」。

「將銜」「校銜」「尉銜」「士銜」

結合大明軍隊特有體制,趙宗武制定了上述四階軍銜體系,每階軍銜細分為四級。

將銜:上將、中將、少將、準將。

校銜:上校、中校、少校、準校。

尉銜:上尉、中尉、少尉、準尉。

士銜:上士、中士、下士、準士。

晉升機制清晰明了,晉升功勛簡單直接,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凝聚軍心,確保將士的尚戰之心,趙宗武提出的這種機制,很好的解決了現有存在的問題。

既然說明廷不解決實際問題,官員不看重軍隊將士,那好,那老子就自己在內部搞一套晉升機制,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解決了軍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更進一步奠定了老子在軍隊的話語權。

人都是感性加理性的復雜結合體,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那從心理就會潛意識出現側重。

趙宗武相信自己這般堅持東海鎮將士的根本利益,那麽就一定會得到將士的絕對擁戴,想要確保後續可圖,那麽做好每一步的根底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