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闖將(第2/2頁)

在大頭上,祖大弼他們搶占著,具體到軍團內部,各軍團內部的武將,也都搶占著!

不要以為,到了他們這層次,一個個講話都文明了。

這要是牽扯到根本利益後,那一個個罵娘,罵的比誰都狠!

李自成不知道,自己在鎮壓軍內部,竟會有這樣的追捧。

“行了!行了!”祖大弼略帶煩惱的揮了揮手,罵罵咧咧的講道:“當老子是空氣啊!待了這麽長時間,老子才好不容易搶了這一戰,你們就老老實實在本帥麾下支配吧!

這一戰本帥親自統帥,本帥倒要看看,那李自成到底有多強,能夠讓國公爺這般追捧!”

在這一點上,趙宗武的煽動能力,可以說是與日俱增啊!

原本他對於肆虐在陜西的主要流寇頭目就心知肚明,趁著這次機會,他要不斷打壓這些流寇頭目,同時也為了不斷磨煉麾下武將。

讓他們心中都清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就這樣。

得祖大弼帥令,尚可喜、王來聘二部作為本部先鋒,由祖大弼親統,奔赴耀州,余部分左右兩部,梁仲善率軍團本部、丁文禮所部,為左軍,朱萬良率劉文舉、呂世舉二部,為右軍。

一行是浩浩蕩蕩的朝耀州奔行!

作為留名青史的存在,以王自用、張獻忠、高迎祥為首的流寇頭目,並不以肆虐地方為主,相反借助被外派的機會,他們在各自的轄區暗中發展,穩定民心,聚攏流民加入麾下,不斷壯大老營規模。

而作為主導渭南地區的主要負責人,高迎祥因為要控轄的範圍很大,所以他也就給了自己麾下得力幹將一定的權限,讓他們分散出去,確保己部強大的同時,不斷的在地方吸納流民。

李自成作為高迎祥麾下第一悍將,那絕對是深得高迎祥的信任,同樣也為了能不斷積蓄麾下力量,高迎祥他便將李自成遣派出去。

因為耀州地理位置突出,高迎祥他想要在渭南站穩腳跟,那麽就必須擁有足夠的外部防禦地帶。

那麽在這樣一種前提下,耀州的穩定與否,就直接關系到渭南能否被真正控轄。

對王嘉胤來說,他為了能讓西安城徹底穩定下來,那麽他必須要把高迎祥、王自用他們遣派出去,作為西安城的外圍勢力,用他們自身的勢力,去拱衛西安城的絕對安全!

在這過程中,就算是盤踞陜北的明軍,想要南下攻打西安城,那麽就必須先經過外圍這些勢力。

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勢力,那麽明軍根本就不要想兵臨西安城下。

同樣來說,高迎祥他們這些大將,為了能夠穩定住自己地盤的秩序,同樣也需要遣派麾下悍將,到外圍的外圍去固守。

其實以王嘉胤、王自用、張獻忠、高迎祥為首的流寇群體,就像是貴族、騎士效忠的那種體系,一方面他們需要效忠於貴族,另一方面他們也作為小貴族,麾下存在著貢獻效忠的騎士。

但是他們不能越級管控。

也是因為這一點,也使得活躍在陜西的流寇群體,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

這也就使得,他們從一開始就落了下風。

如果說圍剿他們的,不是這樣一支令行禁止的精銳大軍,那麽王嘉胤他們還能夠繼續活躍下去。

但是好巧不巧的是,他們遇到的就是這樣一支精銳大軍。

“叔父!據前沿斥候傳來軍情,有大股明軍已行至耀州三十余裏處,恐此番來意不善!”李過手握戰刀,步伐急促的奔來,而這神情中也多帶著幾分焦慮。

作為李自成的侄子,李過、李錦那絕對是他的左膀右臂!

本在思索如何繼續擴充麾下老營勢力,在聽到自家侄兒所喊,李自成遂問道:“可探明來犯明軍是何人統轄?”

李過道:“根據斥候探明的消息,那戰旗高舉的是祖、尚、王三類。具體是何人統轄,不得而知。”

通過這些細節,不難看出兩軍之間的差距。

一方對敵手是了如指掌。

一方卻只知曉個梗概。

這兩軍撞在了一起,就算是勢力相當,可一方有著充足的準備,就算是所部兵馬充沛,恐也絕不是敵軍的對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