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趙宗武話戰情(第2/2頁)

指著眼前的戰爭沙盤,趙宗武將自己心中所想的部署講了出來。

聽完趙宗武的闡述後,陳奇瑜眼神中流露著深思,接著便道:“國公爺您推測的沒錯,根據眼前的情況來說,王嘉胤最有可能做的就是,用麾下那些不中用的流寇,來給他們賺取轉移的機會。

隨著經歷了這幾戰沖突後,王嘉胤這心中已經生出了想要整肅麾下兵馬的想法,畢竟我軍此次迸發出的威力實在是太強大了。”

洪承疇微微點頭道:“那我軍是不是要先一步堵住王嘉胤所部奔逃的通道,先行遣派兵馬殺潰盤踞在華陰一帶的張獻忠所部?”

作為久讀聖賢書的洪承疇,在接連聽完趙宗武、陳奇瑜的解讀後,這心裏也是下意識的講著,大明朝雖說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對他們這種心中想著忠君報國的臣子來說,除非是心中遭遇了絕對的重創,否則他們是絕對不會背叛他們的大明朝的。

對於這樣的情況,趙宗武的心中要比誰都清楚。

即便是對他最忠誠的陳奇瑜等人,即便心中已經對大明有了絕對的失望,但是現階段他要是敢揭竿起義的話,那麽即便是這表面不會反抗,但是這心中也就生出了疙瘩,這對於後續整飭華夏河山,是十分不利的一種情況。

所以說平定流寇起義,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趙宗武他不僅要逐步收復被流寇肆虐的地方,同時也要讓流寇能夠在強大攻勢下,始終保持著繼續前行的活力,確保這些流寇能夠繼續肆虐下去。

最起碼他要真正掌握了關中地區,確保這些地區,在自己的手中,能夠聽從自己的指令。

並且在這過程中,能夠匯聚一批聽從他指令的官吏,而做到這一步,他才能向外界表露出一絲野心……

陳奇瑜反對道:“現階段我軍不能先行攻打華陰一帶的張獻忠所部,對盤踞在西安城的王嘉胤所部來說,一旦他們知道張獻忠所部勢力,盡數被我軍擊潰,並且將去往山西的通道盡數扼殺。

那麽他們就會在西安城做困獸之鬥,要知道這西安城不比其他城池,西安城城高墻堅,即便是我軍攜帶有最鋒銳的進攻武器,但是不要忘了王嘉胤他也不是吃素的,而且其手中聚攏著超過二十萬的流寇大軍。

盡管說這中間,有六成都是沒有從事過戰爭的流民,但是這些人匯聚在一起,那就能迸發出超強的威力!

真要是到那時,我軍屆時必然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再者說西安城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其政治意義也是非常的重要,一座破敗腐朽的西安城,那絕對沒有一座僅受到些許戰爭波及的城池要好,我軍如果想要盡快撫平陜西的暴亂,那麽就必須將一個相對完整的西安城,握在自己的手中!”

作為剿總帥府的參謀本署,陳奇瑜講出的這些,也是對當前局勢最為有利的事情。

“只是……”洪承疇在聽到這些後,言語中顯得有些躊躇,“我軍如果這樣做的話,如果說讓王嘉胤率領殘部逃離陜西,那麽他們就會對山西造成危害,再者說我軍在陜西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一旦山西也出現這樣的情況,恐……”

趙宗武揮了揮手道:“彥演,本公明白你的心情,但是有一點本公相對你說,我們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與其因為更遠的事情而變得躊躇不前,那倒不如摒棄後續可能發生的事情,把眼前發生的事情給徹底的解決。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我們很多時候並不能為了後續的眺望,就完全放棄眼前亟待解決的事情。

如果說真有殘部逃離陜西,去往山西,那本公一定會將他們盡數梟首!但眼前需著眼於陜西平定的前提去考慮。”

對於洪承疇的想法,趙宗武只能說盡可能的幫他去解惑,但眼前他必須依照陜西平定的前提去考慮,並且他也很希望王嘉胤他們能率領殘部逃離,這樣他才有可能將觸角伸到山西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