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崇禎二年的繁忙(第2/2頁)

聽完盧象升所講的話,趙宗武當即就站起來了,神情略帶亢奮道:“好!好啊!這地方水利設施籌建完畢,對於即將開始的春耕,那絕對是有著巨大好處的。

接下來可根據各府實際情況,對各府境內的水庫挖設匯總意見,一定要確保蓄水、泄洪的能力,保證以後的關中、山西境內不會出現旱災、水災的發生!”

盡管說在行政體系上,已經裁撤掉了府級政權,但是在具體的安排部署時,趙宗武他們還是會根據各府來進行相應的調度。

更為重要的是,經過這半年多的沉澱發展,趙宗武、盧象升他們已經發現了一批足以擔當重任的官員,因此這府級政權也到了重新籌建的階段了。

盧象升點頭道:“國公爺放心,剿總民府已經開始制定相應的計劃,但是這籌建水庫設施,畢竟涉及到的範圍很廣闊,但我地方現階段的最高政權就是縣級,這中間難免會出現扯皮現象。”

“建鬥提的這一點的確很重要。”趙宗武微笑道:“初來陜西時,因為流寇的緣故,使得地方的官府體系,已經被他們給摧毀的差不多了。

再加上這中間,還有眾多的貪官汙吏,為了確保地方能夠恢復正常軌跡,本公便下令裁撤掉了府級政權。

而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後,我軍已經發現了一批足夠擔任府級政權的官員。

既然這一次有籌建水庫設施的必要性,那麽建鬥你便可會同剿總民府有司,去調遣相應的官員籌建府級政權。”

在遼東積攢下來的寶貴經驗,使得趙宗武心中很清楚,但凡是地方遇到大亂時,切記不可操之過急。

即便是用最笨重的方式方法,會在這過程中耽誤很多事情,可只要是有利於穩定的,那都是可以犧牲掉的。

而一旦說這麾下有了足夠的力量,那麽就可以立時組建對應的權力建設。

維穩比什麽都重要!

“是國公爺。”盧象升躬身道:“接下來下官就會同剿總民府篩選相應的官員,在大體名單確定下來後,便會第一時間遞到國公爺手中,屆時還需勞煩國公爺,來斟酌這府級官員的相關委任。

府級官員不比縣級官員,盡管說剿總民府管控著整個地方,但是具體的人員細則,下官還是沒有國公爺您考慮的周全。”

盡管說趙宗武將委任官員的權力遞給了盧象升,但是盧象升這心裏很清楚,這項權力他不能觸及,如果說連這一點都觸及了,那他就有些太不懂事了。

再者說看到這裏,可能有些人還會迷惑,這被趙宗武收復的疆域,委任官員的權力,不應該是朝廷的事情嗎?

盧象升怎會不懂這一點?

“那好!如今山西爆發了嚴重的叛亂,這使得朝廷無法了解陜西境內的情況,等剿總民府把相關名單遞上來後,本公再去調整相應的委任。”對於盧象升的懂事,趙宗武這心中也十分的贊許。

崇禎二年的後半年,盡管說山西爆發的慘烈的起義浪潮,但是趙宗武卻秉承了自己當初制定的部署安排,在陜西境內流寇尚未被平定前,在陜西地方尚未被穩定前,他是絕對不可能領著大軍進入山西平定流寇的。

這樣的決定,也使得王嘉胤、王自用他們在山西有了長足發展。

“還有建鬥。”在說完這點後,趙宗武接著又講道:“對於剿總帥府麾下十一部軍團的糧草輜重,這段時間也要多辛苦你了,這段時間其部軍團將士,皆已擴充的差不多了,恐接下來就要繼續征戰了。”

盧象升道:“國公爺您放心,只要是用於征討流寇的戰事,下官就算是累死,也一定不會斷了前方將士一口糧食!”

因為趙宗武一開始就灌輸的思想,這也使得在他麾下做事的官員,心中早就沒了大明原有的那種鄙夷心態。

對他們來說,從事不同的事情,那都是光榮的事情。

榮譽感,這也是趙宗武一直都在努力實現的,畢竟他想要的那個時代,是一個全民皆自豪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