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大手筆!!!(第3/4頁)

聽完陳奇瑜的講述後,趙宗武點點頭道:“玉鉉說的這些本公心中都明白,但即便是當時本公做的是最正確的決斷,可當前出現這種情況,那也與本公這些年來,沒有主導征討建奴的戰役,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既然是煽情,那麽趙宗武一定要裝到底才行。

“國公爺此言差矣!!”孫傳庭聽到這不答應了:“這些年來,遼東一直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為了能夠支持我部快速擴張的腳步,能夠讓地方百姓真正過上平穩安康的生活,國公爺這些年付出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領兵征討遠遁奴兒幹都司的建奴,那完全是為了讓遼東地區,能夠保持強有力的發展速度,如果說遼東地區的發展陷入停頓,那麽所帶來的影響,就不單單是遼東一地的穩定,那更會涉及到半島、倭島、寶島、南洋地域的穩定!

如果說上述地域出現任何差池,那麽就會對我部在海外的戰略布局,產生巨大的沖擊!!!”

原來如此啊!

真沒想到這些年,我做了這麽多有意義的事情啊?!

其實反過來想想也是啊!

能夠在短短十余年的時間締造出這等勢力,讓原本禁海的華夏一族,擁有了執棋海外的資本,這已經是一個奇跡了。

在這樣的奇跡下,小小的建奴就算是晚打幾年,這也並不算是一件什麽大事。

趙宗武嘴角微揚的聽著陳奇瑜、孫傳庭的勸說,其實到這個時候,眾人的種種表現,也讓趙宗武在心中更加堅定親自征討建奴的念頭了。

因為他觀察後發現,真要是對比征討流寇、蠶食大明疆域,征討建奴、對外擴充疆域,這兩件戰略部署這麽一對比,反而是後一種更能加快麾下官員、武將對於他的那種認同感。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當眾人見到一方強有力,一方軟短挫,當心中的失望不斷積攢後,那麽最終放棄也就成為了必然。

趙宗武在沉吟片刻後,微皺眉頭道:“以前的事情就不再提了,如今我們就站在我部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現如今的九邊皆處於整飭的關鍵階段,這中間的遼東鎮更是囊括了諸多發展部署,不用本公多說其他,你們在場的心中都清楚,如果說遼東真的在這一場戰鬥中,會出現任何的閃失,那對於我部後續執行的計劃,將會帶來非常巨大的影響!

這並非是本公不相信你們的能力,而是本公想要一戰鏟除建奴這一威脅!可若是想一舉鏟除建奴大軍,恐沒有十余部軍團參與其中,那絕對不是一件能夠輕松解決的事情。

再者說想要滅掉一國勢力,這中間還蘊含著許多因素,統籌十余部參戰軍團,具體的戰略部署,協調地方供應軍隊等等!如果不讓本公親自出面,恐……”接下來的話,趙宗武並沒有繼續說下去,因為在場眾人心中皆已知曉此事的重要性。

有了這樣的基調後,接下來趙宗武他們需要探討的就是如何抽調兵馬,如果在抽調兵馬出戰的前提下,確保九邊沿線不出現任何的意外。

並且在這樣的基礎上,九邊沿線還要具備自我保衛,自我反擊,主動反擊等諸多可以調控的行為。

這樣的探討一直進行了一天。

也是基於這樣的前提,最終由定國公府出台了一系列安排部署。

為確保前去漠南地區征討建奴的順利,九邊帥府將分為剿總帥府、留守帥府兩部,其中剿總帥府以參謀本署、宣撫本署、統籌本署為主體,陳奇瑜、範天雄、丁悝隨行,留守本署以監察本署、戰備本署、保密本署為主體,抽調洪承疇、祖大壽入剿總帥府。

自此征討建奴的中樞就明確到了剿總帥府麾下,而統籌後方軍隊穩定的就移權到了留守帥府麾下。

高級領導核心明確了,那麽奮鬥在第一線的中高層核心也必須要明確。

為了確保此次戰爭能夠取得最終勝利,趙宗武最終決定抽調薊州鎮總兵官馬世龍;宣府鎮總兵官祖大樂;太原鎮總兵官毛文龍;延綏鎮總兵官劉興祚;雷神鎮總兵官王世欽參與此番戰鬥。

上述邊鎮管控皆交由撫軍使暫統。

同時也抽調耿仲明所部、王來聘所部、徐彥琦所部、劉興邦所部、賀人龍所部、猛如虎所部、虎大威所部、高傑所部、劉光祚所部、陳光玉所部、李隆所部、徐純仁所部、董用文所部、王國樑所部、楊嘉謨所部,共計十六部軍團,不算上輔兵有近三十萬眾,若算上輔兵恐將達到五十余萬眾!

這還不算上駐守遼東鎮的尚可進所部、陶國祚所部、孔有性所部。

啟用如此規模的軍隊,稍有不慎,就會讓趙宗武陷入到萬劫不復的境遇,因此他比任何人都要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