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進擊的大清(上)(第2/2頁)

代善道:“此次圍剿明軍科爾沁地域,一為懲戒背叛我大清的叛徒,讓他們知道背叛我大清的代價是怎樣慘烈,二來為減少遼東明軍底蘊,確保我軍在接下來的戰略部署中,能夠取得應有的成績。

為了盡可能的取得應有的成就,此次聯軍以嶽托、莽古爾泰為討明左右大元帥。

由討明左大元帥嶽托攜本部,統巴步海麾下正藍旗,德格類麾下正白旗,拜音圖麾下草原正黃旗,圖倫麾下草原鑲黃旗,寨桑武麾下草原正紅旗,費揚武麾下草原鑲紅旗,國歡所部綠營將士。

由討明右大元帥莽古爾泰攜本部,統阿濟格麾下鑲白旗,薩哈璘麾下草原正藍旗,瓦克達麾下草原鑲藍旗,巴喇瑪麾下草原正白旗,瑪占麾下草原鑲白旗,多爾袞所部綠營將士。

大軍分為兩翼,夾擊科爾沁地域!!

此戰調範文程為聯軍軍師,持節,歸討明右大元帥帳,遇緊急事宜可獨斷處置!!!”

之所以讓範文程持節跟隨莽古爾泰,而非是跟隨嶽托,那是因為代善從心底裏還是不願意相信莽古爾泰。

因為在代善的心中,對莽古爾泰始終還有一根刺,莽古爾泰的跋扈,使得他根本就無法全身心的去用。

再者說此戰關系重大,代善不想因為莽古爾泰這樣莽撞的性情,最終導致整個戰略部署的失利,這要是真到了那時候,那代善真的就沒有地方哭了。

按照代善、範文程、寧完我、索尼四人,聚集在一起商討的對策來定。此番大清攻入草原科爾沁地域,那僅僅只是計劃中的一環而已。

依照著現有探明的情況所知,遼東明軍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其勢力範圍已經囊括遼東、草原周遭、半島地域,至於更深的地域,因為遼東明軍縝密的防護,使得代善他們無法探明。

盡管說代善、範文程他們已經向大的推斷,趙宗武可能掌握了一塊不小的地域,但他們怎麽也想象不到,趙宗武能夠在短短八年的時間,能夠將勢力範圍,囊括到大明的整個邊疆地域,這也為後續的慘敗埋下了伏筆……

歷經八年的時間,代善用一個隨時崩盤的兵馬勢力,最終凝聚成了眼前這支可分兩部的強軍。

大清鋒利的獠牙,將會在草原的襯托下,徹徹底底的展現出來!

一場酣暢淋漓的宣戰,代善就以這樣的場景面世,這讓大清那些少壯派將領無不振奮!

隨著努爾哈赤的老去,隨著代善的強勢崛起,這也使得八旗內在這期間,很自然的就完成了新老交替。

在八旗的內部,可不存在友善的待遇,因為代善想要盡快恢復元氣,所以這注定使得他們最初要不斷經歷戰爭,這也使得在征戰的過程中,會有那麽一批老邁,或者走向老邁的武將戰死沙場。

取而代之的是八旗中的年輕一派,少壯派!

單看代善冊封的十和碩貝勒、十二固山貝子、領兵旗主,這中間的少壯派占了幾成?

在大清不斷擴張的過程中,以嶽托為首的鷹派已經占據上風,而以莽古爾泰為首的中老年派,在國內擁有的權柄卻與日遞減。

同時為了能夠鞏固王位,代善又扶植起大批的非愛新覺羅子弟的少壯派滿族將領,漢族將領,蒙將領,這也是大清逐步走向軍國體系的關鍵所在。

同樣面對代善的制衡,以莽古爾泰為首的中老年派,他們的心中也都很清楚,但是如今的大勢牢牢掌握在代善手中,這使得他們除了被動的承受,還能怎樣?

畢竟誰都要為年輕時所犯下的錯誤買單。

對莽古爾泰來說,當前作為重要的就是前去科爾沁地域,用投靠遼東明軍的草原部族的血,來洗涮他心中的憤怒!

自老都戰敗後,莽古爾泰他已經經歷了太多太多的屈辱!

所以他必須要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