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九月(第2/2頁)

因為趙宗武心中所想的,並不是華夏一族固定的那一畝三分地,對於那些曾為遺憾的疆域,他必須要趁此良機,想盡一切辦法去征服!

諸如那外興安嶺、海參崴、庫頁島、西伯利亞等重要疆域。

或許說就當前的局勢來看,華夏一族還不能在此真正紮下根來,但是先行將他們納入到華夏一族的勢力範圍,那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以華夏一族的發展勢頭來看,只需給趙宗武十到二十年的時間,他就能讓華夏一族的人口快速增添上去,有了人口基數,就會擁有最大的發展潛力,屆時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發展這些疆域。

盡管說這些地方,在世人眼中是所謂的苦寒之地,但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必須要在他手中給扭轉回來。

“是!我華夏陸軍,無愧於當世強軍這一稱號!”對於趙宗武的說辭,陳奇瑜心中很是贊同,在說完這些後,陳奇瑜點點頭道:“我軍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在吉林特區發展出這樣的局面,這中間就有遠征待歸的驅奴聯軍,在這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

趙宗武感慨道:“是啊!如果沒有毛帥、劉帥他們的付出,恐我軍也無法在這麽短的時間,取得這般境遇。”

自明確要驅逐盤踞在木蘭河衛的多爾袞所部,趙宗武連同九邊帥府,便制定了相應的戰略部署。

為了能夠盡快梳理吉林特區,趙宗武就以多爾袞所部為誘餌,將殘留在吉林特區內的建奴勢力,一點點剝離了出來。

盡管說這讓多爾袞麾下勢力得到了提升,但是只要心懷大局的人都清楚,如今吉林特區的大勢,已然被趙宗武盡數占據,想要在這樣一塊地方發展起來,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想要一雪前恥的話,就必須要跳出趙宗武勢力的可監察範圍。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趙宗武想要得到的戰略部署,其實與多爾袞想達到的利益訴求,其實是存在著重疊的。

多爾袞心中很清楚,盡管他已經成為了新一代汗王,但是想要讓這支東拼西湊的勢力,真正意義上服從於自己,那麽還需要有很長一段歷程要走。

因此當多爾袞在木蘭河衛,開始接收到大批潰逃的建奴兵勇時,這心中已然猜出趙宗武想要幹什麽,所以說在這期間他也一直在博弈,短短數月間的博弈,讓趙宗武、多爾袞二人,這心中都明白,對方並不是好對付的角色。

但最終取得勝利優勢的,還是已成大勢的趙宗武!

多爾袞所部,在經過趙宗武執行一系列部署後,按照著他預想的方向前行。

“去吧,多爾袞!老子先讓你去歐洲好好發展發展,等老子梳理完周邊的勢力,必然會提兵與之決戰!”為了能盡可能的拉低世界之林的發展潛力,趙宗武他也是想盡一切辦法,甚至不惜落下一步,看起來並不怎麽出彩的棋。

盡管說這很有可能會養虎為患,盡管這很有可能會讓多爾袞翻盤,但是趙宗武他在心中堅信,自己一定是笑到最後的存在!

當前的他擁有這樣的發展潛力,如果還被勢窮的多爾袞翻盤,那麽他就不配統治這個世界。

當趙宗武忙著梳理已經掌握的疆域時,遠在京城及其他地方的大明群體,這心裏已然是不淡定了!

為了鋪路,趙宗武將自己在奴兒幹都司所取得一系列驕人戰績,通過自己的宣傳渠道,給自己進行了一波商業吹捧。

這樣的過程,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已控疆域內的群體,皆已轉換了思想。

像在地方治理發展的孫傳庭、盧象升、史可法他們,像在軍隊管控的陳奇瑜、洪承疇、祖大壽他們,原本這心底裏最後的堅守,隨著這次討伐建奴的順利結束,已然是出現了最大的松動。

而這也正是趙宗武想看到的,因為大勢已然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