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西突厥政變(第2/2頁)

而且,王君臨的這把刀和這副板甲,可以算是鋼刀和鋼板甲,從準備材料,到一次次研究嘗試打造,他用了足足三個月時間。

他先是讓人找來煤炭,然後又將煤炭燒成焦炭。

燒焦炭其實和燒木炭流程方法一樣,先是在一個半封閉的爐子裏將煤石堆積起來,然後用柴火點燃,讓煤炭在缺少氧氣的環境下慢慢燃燒,讓煤石裏面的煙氣,雜質全部從煙囪裏飛走,等煙囪裏不再冒煙氣的時候,就把水灌進去……最後得到焦炭。

但就是這樣一個最原始的方法,王君臨研究摸索了半個月才有成果。當然,這也就是他知道大體的路子,換成這個時代任何人,不知道方向的話,花費再多的時間也弄不出來。

事實上,王君臨的這個法子是最愚蠢的方法,因為這樣燒出來的焦炭一多半的煤石都會被燒成灰,只有三分之一的煤炭變成了焦炭。

有了焦炭,然後就是炒鋼,為此,王君臨又耗費了半個月找工匠弄出來一個抽拉式的鼓風機,因為焦炭不容易點著,沒有鼓風機的話,很難保持持續的燃燒。

而每一次王君臨煉鐵的時候,都把府中最強壯的兩個護衛累的趴下。因為這需要他們兩人持續不斷的用力扯動鼓風機的風箱。

這個過程當然沒有這麽簡單,後世研究早就知道鐵之所以是鐵,而不是鋼,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碳元素的含量多少上面。

為此,王君臨想破了腦袋,才想起一種加入到鐵水裏面可以燒光裏面碳的礦物質,又派出護衛找來這種礦石,並讓護衛砸成粉末,一次次的添加這種礦粉到鐵水裏面,攪動著試驗。無數次的失敗之後,終於讓鐵水裏的碳被燒光,最後直接通過燒化鐵礦最後得到了最基礎的鋼。

有了百煉鋼,後面打造兵器就相對容易多了,但也耗費了王君臨一個月時間,才打造了一把帶有血槽的厚背戰刀和一個鋼板甲。

沒辦法,在這個很容易死去的年代,又幹的是最容易死的職業,他只能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實力,可是他已經錯過了築基的年齡,武力想要提升太難,只能從外力著手。

另外,在這大半年中,王君臨率領手下和西突厥又進行了大大小小十數次戰鬥,不過每一次上報戰功時,他都將功勞給了部屬,所以他依然是正五品果毅都尉。

……

……

清風習習,正是三月春暖花開時節,溫暖的陽光灑在一望無垠的草原上,天空一碧如洗,湛藍得如同毫無雜質的藍寶石,入眼是被春風吹綠的嶄新嬌嫩的草色,一朵朵不知名的嬌黃小花從草棵子裏探頭伸出,風吹過,它們微微地點頭,略帶一絲涼意的清風將芬香的草香一同送至,令人心曠神怡。

一只草原獵鷹在藍天下盤旋飛翔,犀利的目光注視著一隊五百隋軍騎兵護送的車隊在荒蕪的河西走廊裏面不緊不慢的來到了高台城。

邊軍生活苦寒,吃食方面更是簡單可憐,果蔬就不用說了,一年有時候都見不了幾次,為此王君臨每個月一次以巡邏關邊為名,帶領騎兵打獵改善夥食,順便也算是練習騎兵弓馬。

今日,王君臨正在帶兩千騎兵打獵,有親兵從高台城縱馬而來,向王君臨躬身行一禮,說道:“將軍,魚總管和朝廷欽差已到高台城,總管命你立刻回去。”

相比去年,王君臨對這個世界逐漸了解熟悉,自身的生活習慣和言行舉止也漸漸與這個世界沒什麽兩樣。

王君臨本來就是一米八五的身高,且肩闊腰圓,渾身肌肉既不張揚卻充滿力量,而經過這大半年獨自統兵打仗,他性格變得越加沉穩,考慮事情也越加成熟。

聽了親兵匯報,王君臨點了點頭,微微一笑,早在前日魚俱羅便派人給他送來秘信,言稱朝廷派出突厥使長孫晟出使西突厥,只是他沒有想到魚俱羅竟然親自送長孫晟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