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波多法王的謀劃(第2/2頁)

所以釋道安被波多法王看做是高昌城最大的不安定因素,他此次前來高昌城主要目的便為了殺了釋道安。但即使是他也不敢輕易動手,必須要做各種布置安排之後才能動手,否則可能會引起高昌城的暴亂不說,極大的削弱他的威望。

……

……

高昌城在西域擁有極為特殊的地理位置,雖然如今屬於西突厥的勢力範圍,但顯然波多法王還遠不滿足於此,他要讓住在這個城池裏面的所有人都信奉他們景教。

“天尊法王的光芒無處不在,天尊法王的觸角也無處不在。不過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執迷不悟,不願意沐浴在天尊地王的榮光之下。既然天尊法王絕妙的綸音不能讓迷途的羔羊回歸本源,那麽,我這個神使的利刃會告訴他們什麽才是正確的選擇。”高昌城城主府中,波多法王已經暫時將王君臨忘記了,不管王君臨多麽的驚才絕艷,但在還信奉景教之前,他便什麽都不是。而讓所有的人都信仰景教,才是波多法王心中最大的希望。

這些天,波多法王做的一切事情,就是減弱釋法寺對高昌城各族百姓的影響,削弱釋道安在高昌城的威望,為此這幾天高昌城發生了不少事情,也的確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波多法王看來,釋道安是阻擋景教在西域迅速發展信徒的最大的障礙,而這個障礙必須清除。

一直以來,波多法王其實對於國家統治不屑一顧,對於如西突厥這樣的部落體制更是心中鄙視。因為,他認為,這種統治只不過統治的是人的肉體,是表相。而他們景教要做的是要統治所有人的精神和思想。

就國家來說,如果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好控制了。

比如隋朝如今雖然控制了武威、張掖和西平三郡,但實際上只限於城池,荒野草原之中各個民族部落其實依然猶如國中之國,最多也只不過是向大隋臣服而已,甚至連稅收都不用上交。但這些部落的人們若是成為他們景教的信徒,便會毫不猶豫的將自己最好的東西獻給他波多法王。

所以,統葉護可汗是否能夠一統西突厥,他根本不在乎,甚至阿史那和忽魯努比部落的牧民若是都信奉他們景教,他更是一點都不在乎誰輸誰贏。

總之,他更在乎的是殺了忽魯努比部落的索達吉大師和阿史那部落的薩丁上師。所以本來正在帶大軍與忽魯努比大戰的他在得知索大吉的蹤跡之後,便毫不猶豫拋下大軍來追殺索達吉。

同樣的道理,高昌城的歸屬他其實也並不是很在乎,他在乎的是這個城池裏面的人們是信天尊法王和他,還是信釋法寺的釋道安。

計劃已經進行到最後,波多法王早上接連給突厥人下達了很多的命令。不斷地有突厥人從波多法王的房間裏領命出來,然後就匆匆的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去了。

波多法王相信,當一切都隨著他的計劃順利展開的時候,到現在還沒有做出反應釋道安,除了死之外,再沒有其他結果了。

也就是王君臨被關在小黑屋第二十五天的時候,一大早釋法寺的鐘聲響了起來,總共響了七次。

波多法王雖然討厭佛教,但就是因為討厭佛教,他才對佛教有過極為深入的研究。

佛教寺院裏撞鐘的由來是佛教東來、寺院興起的產物。

梵鐘就是佛鐘。顧名思義是供寺廟做佛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誦經做功課,另外諸如起床、睡覺、吃飯等無不以鐘為號。

“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即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清晨的鐘聲是先急後緩,警醒大家,長夜已過,勿再放逸沉睡。要早起抓緊時間修持;而夜晚的鐘聲是先緩後急,提醒修煉人覺昏衢,疏冥昧。寺院一天的作息,是始於鐘聲,也止於鐘聲的。

而今天,鐘聲響了七次是因為釋法寺一月一次的佛事就在今天,而波多法王計劃中最重的要一環便是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