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宗教之戰(第2/2頁)

五百多個僧人全部被殺,寺廟也被所謂的受害者一把火燒成灰燼。

……

……

高昌城東城區,一家兵器鋪的地下室中。

都尉武三和商隊護衛頭領余豹,以及五名百人長圍坐在一起,腳邊上跪著一名受傷的西域人,這個人正是一夥被突厥人滅口的沙盜中最後一名活口。

“都尉大人,已經得到確切消息,釋法寺被燒,釋道安也已經被突厥人所殺。”一名探子從外面匆匆跑進來,一臉欣喜的說道。

眾人聞言,無不大喜,武三站了起來,說道:“能否把將軍救出來,在此一舉。”

余豹這些天飽受心中愧疚折磨,紅著眼睛說道:“都尉大人下命令吧!今天就算是死,也要將主公救出來。”

武三說道:“余豹你立刻帶著你的人分散到高昌城各處,將釋法寺中的那些女子是高昌城附近沙盜和馬賊所劫掠,被突厥騎兵搶了過來,且所有沙盜和馬賊被滅口之事說出去。至於波多法王栽贓釋法寺的事情根本不用我們說,那些本來就信仰佛教的人自然會想到。到時候這些佛教徒必然會發瘋,找突厥人質問,你們再從中挑撥,輕易便可引發城中佛教徒與突厥人的沖突,至於如何讓沖突變成一場戰爭,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余豹點了點頭,說道:“都尉大人的計劃我明白,只是我還想跟著大人去城主府救主公。”

武三搖頭道:“你那一百人戰力沒有我們這五百人強,所以你們的任務是讓城中亂起來,將突厥軍隊吸引和牽制到全城各處,這件事情由你們去做最為合適,因為你們跟著商隊多次來西域,對這裏比我們更熟悉。你放心,我們五百人一定會救出將軍的。”

“既然如此,今天我們不但要將主公救出,而且還要帶著這些佛教徒將突厥人的高昌城燒成白地,為燒毀的釋法寺陪葬。”余豹知道武三說的有理,便答應下來。

事實上,高昌城內出現戰火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而且估計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而每一次究其原因都是因為宗教的戰爭。

這個世界上最殘酷,最猛烈的戰爭,就是宗教戰爭!

他無關於利益,只關乎信仰。

如果說景教和佛教在高昌城的宗教戰爭只是大海裏裏的一次小小波瀾,

那麽,三百多年後,那場改變世界格局,並且給世界留下永遠創傷的十字軍東征就該是大海裏的一次驚濤駭浪。波多法王若是知道在遙遠的西方還有這樣一場延續了足足兩百年的宗教戰爭,不知會不會更加瘋狂。

在那場戰爭中,由於羅馬天主教聖城耶路撒冷落入XX教徒手中,教皇允許歐洲的領主和國王發動一場旨在收復聖城的宗教戰爭。

十字軍東征大多數是針對阿族人國家的,主要目的是從XX教手中奪回耶路撒冷。東征期間,教會授予每一個戰士十字架,參戰者服裝均飾以紅十字為標志,組成的軍隊稱為十字軍。

然而,不論開戰的借口多麽的高尚,這場以天神名義發動的戰爭,最終還是回歸了戰爭的本來面目——那就是搶劫和掠奪。

諸多缺少土地的歐洲封建主和騎士想以富庶的東方作為掠奪土地和財富的對象。

意大利的商人想控制地中海東部的商業而獲得巨大利益。而羅馬教皇想合並東正教,擴大天主教的勢力範圍。

生活困苦與天災、賦稅壓迫的許多農奴與流民受到教會和封建主的號召,引誘他們向東方去尋找出路與樂土。

這與去年波多法王聯絡西突厥、吐谷渾和羌族戈刀部對大隋發動戰爭是何其的相似。

所以說,戰爭進行到最後,不管是十字軍東征,還是西突厥的東征,除了波多法王本人外,各個頭領和部族最終地目的只是為了滿足各自的利益,至於神的利益,只有被串在十字架上綿延數百公裏的異教徒屍體能夠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