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使槊之術

王君臨聞言,不由大喜,看著魚俱羅臉上淡淡的笑意,說道:“徒兒於去年那場大戰中曾經多次聽袍澤說起,當今世上,善使槊者無數,各有巧妙之處。然則若說使槊第一者非師父之外,再無他人,徒兒如今能夠得授師父使槊之術,實乃徒兒三生之幸。”

魚俱羅聞聽,忍不住放聲大笑,說道:“我生平有三件得意的事情:射箭射的比長孫晟遠,打仗打的比韓擒虎、史萬歲、賀若弼三人兇狠。呵呵,其實這兩件事情,不過是我安慰自己罷了。我力氣比長孫晟大,用的五石強弓,射的當然比他遠,但若說箭術,天下間無人能夠勝過長孫晟,這也是他能夠名列十大將軍榜的主要原因,昔日在疆場上,長孫晟的連珠十三箭無人能敵;至於打仗嘛……韓擒虎、史萬歲也好,賀若弼也罷,身經百戰,可謂戰無不勝。”

“然我最得意者,就是使槊。早年,我收了宇文成都為徒,原想把使槊之術傳授給他。哪知道那小子……力氣比我小時候還大,不喜歡用槊,我便給他打造了鳳翅鎏金鏜。不過那玩意兒那難使用,配他倒還算是合適。所以,我最得意的使槊之術,本來是想傳給子默那傻小子,只是這小子悟性不足,所以至今為止我使槊之術還未有傳人,本來在這之前我從未想過要將使槊之術傳授於你,但沒想到這次一見你,你竟然隱隱脫胎換骨,一身氣力不比子默差不說,氣力悠長,倒最是適合練習使槊之術。”

“只是春秋刀法更重苦練,而使槊之術更重悟性,你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你能學多少,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魚俱羅最後鄭重說道。

一個月的時間能學多少?

這個問題,還真就不好回答。

若按照魚俱羅的說法,你有那個悟性,有那個基礎,十天就能入門;但若是沒有那個悟性和基礎,就算一輩子也精通不了,難以大成。

使槊,首先對身體有一定的要求。

個子得高,若是二等殘廢的身子,就算騎在馬上,也未必能把槊舞起來。一支馬槊最短一丈二,幾近於槍矛。正規的尺寸,應該是在一丈八到兩丈左右。這就差不多是四米的長度。

如果身子矮,手臂短,如何能把槊舞動起來?

其次要講力氣。這也是最開始魚俱羅沒想過教授王君臨使槊之術的原因。

一支普通的步槊,換算成後世重量,大約三十斤左右。而馬槊的重量,則是在四十斤到五十斤上下。手上無力,又如何能使得好?魚俱羅的馬槊,重達九十八斤,當然魚俱羅的馬槊,是經過特殊設計。

此外,據魚俱羅說,使槊之術和無回槍一樣,講的是一個氣勢。

普通握槊的方法,是抓住距離槊攥兩尺距離,而後以小臂壓住槊尾;魚俱羅不太認同,認為這樣一來,對槊的控制力就無法達到完美,勁力的使用發起,過程相對較長,不利於交手。

所以,魚俱羅是非常堅定的中槊握法,抓住中間。

這樣一來,挑、刺、抹、斬、截、崩……等一系列的動作,使用起來就能比較連貫,威力更大。

當然了,中槊握法有一個問題,就是使力加倍。

這說起來很復雜,練起來更加復雜。

如此這般,王君臨每天在魚俱羅的指點下,清晨苦練春秋刀法,傍晚舞槊,晚上打座修煉道卷上無名奇功,這中間受了多少罪,用了多少辛苦,只有他自己清楚。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王君臨春秋刀法漸趨大成,同時也漸漸的摸索到了這中槊的使用竅門。

其實,所謂的無回槍槊就是在使槊的基礎上,加上一個勢。

一天下午,魚俱羅指點著王君臨練完槊,站在一旁,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想起了什麽,突然輕笑出聲。

王君臨以為自己哪兒做錯了?

魚俱羅又說道:“君臨你如今雖然兇名赫赫,但少有人知道你幾乎就未曾在萬軍之中沖殺過,傳言中你長得如何兇惡,可世人卻不知道,你的樣貌屬於俊秀一類,若不是這眼神極為淩厲和深邃,乍一看還以為你是一名讀書人。”

王君臨若有所思,說道:“師父的意思徒兒明白了。我如今兇名太盛,對後面的發展的確不利,此去京城,我會給陛下和滿朝文武,以及天下人展示我治世能文的一面。”

魚俱羅贊賞的點了點頭,王君臨一點即透,這一點一直讓他很滿意。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已經是五月中旬,進入盛夏時節,王君臨不敢再耽擱下去,於是和魚子默一起,向魚俱羅告別,再次動身前往京都。

……

王君臨坐在車上,血鬃馬緊隨其後,為了能夠在路上修煉道卷無名功法,他沒有騎馬,並且索性一副士子打扮。另外還有一輛大車拉運貴重禮物,二十名護衛騎著高頭大馬護送在馬車兩邊,由展鵬和魚子默在前面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