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覲見天子(第2/2頁)

接著是禮部尚書周成言上前,說是接到東邊郡州的稟報,有海外倭國使團主動前來,帶隊的主使是一個白面、無眉、黑齒的女人,據說還是倭國天皇的女兒,倭國的公主,名叫小野妹子。

倭國,日本人?

認真聽著一個個大臣說話的王君臨驚訝的長大了嘴巴。

據他所知,倭國在唐朝時期,曾多次派遣什麽遣唐使過來,甚至還有人曾經留下擔當朝廷要職。可如今在隋朝,小鬼子竟然就有人過來了。

至於白面、無眉、黑齒的打扮,王君臨倒是知道,小鬼子早期的官方儀表就是這樣的。

有海外小國使者主動來朝,這是弘揚大天朝之威的好事。

尚書右仆射,太子少保,兼禦史大夫蘇威適時站出來,開始狂拍楊堅的馬屁——大隋自陛下建國以來,雖然有小小突厥作亂,但是在睿智的皇帝陛下帶領下,不但三言兩語使得突厥分裂為二,還依次打敗東、西突厥,讓他們俯首稱臣,滅了陳朝,收回了江南,為大隋開辟盛世打下來最堅實的基礎,距離百國來朝,萬族來賀已經不遠了……帝國在陛下光輝的照耀下正在茁壯成長,陛下的偉大業績必將萬古長存……

蘇威此人,王君臨在後世的時候都是知道的,本身就是大隋宰相之一,很有才能,歷任要職,力主減輕賦役,並主持修訂隋朝法典,與高颎參掌朝政,齊心協力輔佐隋文帝多年,高穎因為是前太子老丈人一事,受到牽連,引退之後,他與楊素分別為尚書右、左仆射,共同執掌朝政。而在高穎在位之前,曾經因被舉報結私營黨而一度被免除官爵,高潁退下之後,又被楊堅起用。

蘇威的話貌似一下子激勵了現場大隋文武官員,有不少人搶著站出來,也換著花樣對隋帝狂拍一陣馬屁,說話的藝術被這些人演繹的淋漓盡致,比相聲還相聲。只是王君臨雖然這近一年來對古文下了一番苦功,但有些話聽起來還是生澀難懂,曲折盤旋。

王君臨突然感覺古人開會和後世開會本質上沒有什麽區別,都喜歡這種調調。

官府,這一暴力統治工具從人類階級產生不斷的在完善和成長,而一成不改的是生硬,冰冷,固執,扯皮。王君臨很認真的聽了一會,就沒心思聽他們講廢話,昨晚上沒有睡好,低著頭偷偷的打了一個哈欠。

此時,朝陽自大殿門口越升越高,光線穿過薄薄的霧靄,柔和的鋪滿整個含元殿,陽光天生就有驅散陰暗的功能,不論是物理上的,還是概念意義上的黑暗。

楊堅被陽光一照,不好意思再聽下去,輕咳一聲,眾臣眼色都很好,猶如演練過一般,所有人齊齊拜下,異口同聲喊道:“陛下聖明!”然後倭國使團主動來朝的事就算說結束了。

接下來,又有人上前說了各自職責範圍內一些事情,每件事說完之後,楊堅都會做出指示,或帶領群臣進行分析,發表觀點,也有當場下旨確定某件事情的。

正感到有些犯困時,王君臨聽到有人提起高台城,一個激靈,豎起耳朵一聽,便聽到戶部尚書何妥向皇帝和群臣匯報了此次高台城與西域各遊牧民族的春季馬市收支情況。

楊堅沒有說春季馬市的事情,而是淡淡的說道:“說起高台城春季馬市的成功施行,讓朕想起了高台城守將王君臨已經到京,如今何在?”

現場頓時一片寂靜,很多人齊齊向王君臨所在看去。

“高台城守將,果毅都尉,秦安縣伯王君臨覲見陛下。”聽到叫自己,王君臨趕忙出列,大禮朝拜皇帝。

楊堅目光如電,盯著王君臨猛瞧,眼神仿佛帶著鉤子,狠不得將王君臨看個通透。事實上不光是楊堅,現場第一次見王君臨的大臣都是如此,弄得王君臨感覺滿身的不自在,但臉上卻始終不露絲毫。

今天第一更送上,應該會有三更的。求捧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