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算盤(第2/2頁)

“荒野之人冒昧前來,有些唐突,還望秦安侯勿怪。”孫思邈目光如電,深深的看了一眼王君臨,從容回禮。

“孫真上請上坐。”

王君臨伸手邀請孫思邈,後者也不客氣,便坐在了左首第一位客座之上。

“你們三人暫且退下。展鵬吩咐下去,讓人將最好的茶葉、水果和點心上來一份。”王君臨眼見孫思邈沒有立刻說話的意思,看了屋子中其他人一眼,吩咐道。

三人稱‘喏’退下,很快有侍女將茶水、水果和點心端了上來,孫思邈毫不客氣,且也不說話,當即便吃喝起來,看得出來,此人至少有大半天沒有好好吃東西了。

王君臨也不著急,一邊喝著茶,一邊靜靜的觀察孫思邈。

“秦安侯是如何得知這幾日將會有日食出現?”待吃飽喝足之後,孫思邈擡頭看著王君臨,突然說道。

王君臨好似早就知道孫思邈有此一問,事實上他還知道,剛才若非是自己提到‘有日全食出現’,讓對方心中激蕩之下,露出破綻,自己還發現不了此人就隱匿在頭頂之上。

微微一笑,王君臨說道:“我若是說是我算出來的,不知孫真人是否相信?”

孫思邈怔了一下,搖頭道:“老夫知道日全食可以算出來,但那只是理論上,而要真正算出來,非是人力所為,因為需要計算的數據太過龐大了,這其中包括太陽軌道,黃道,和計算月亮軌道、白道,每一個都要耗費極大的人力和物力,老夫曾經和三十多名道士大體估算過,這至少需要三萬多精通算術之人,用算籌持續不斷的算上兩個月的時間,且每個人都不要出現差錯,才有可能算出日全食出現的大概時間。”

這一下輪到王君臨大吃一驚了,他沒有想到孫思邈竟然知識如此淵博。但他緊接著便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秦、漢以來便有太史令掌天象歷法。後設自欽天監專司機構掌管觀察天象、推算節氣歷法。唐代更是始設太史局,後又改司天台,隸屬於秘書省,宋、元時設有司天監,與太史局、太史院是平行並置的機構。

總之,古人能夠通過日、月運轉規律計算出歷法,再以同樣的方法計算出日全食,就並不是什麽讓人吃驚的事情了。只不過正如孫思邈所說,這裏面牽扯到的計算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除非以國家之力專設機構去做此事,否則以一個人或者某個勢力是很難做到此事的。

王君臨自然不能給孫思邈說自己提前就知道,而且他已經說了是自己計算出來的,若是再改口,恐怕會給對方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對他後面的計劃極為不利。

王君臨突然想起自己前幾天剛剛親手設計,並且讓工匠打造出,準備給五福茶社算賬用的算盤,笑了笑,說道:“人力有所窮,但人類作為這天地間唯一擁有靈智的生物,與普通動物最大的區別便是人類會創造、會使用工具。”

“秦安侯此言蘊含著大智慧啊!嗯……如此說來,秦安侯創造了比算籌更方便計算的工具?”王君臨出口不凡,孫思邈心想此子能夠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創下這般大的名聲,果然是名不虛傳,再看向王君臨時眼睛卻早已亮如燦星。

王君臨笑了笑,沒有回答孫思邈的話,而是將外面的侍女叫進來,吩咐了一句,很快便有人拿來一個木質的算盤。

注:算盤,又作祘盤,珠算盤是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珠算盤起源於北宋時代,北宋串档算珠。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準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剛剛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通過,珠算正式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是我國第30項被列為非遺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