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輿論大戰(中)(第2/2頁)

沒過多久,告示上面的消息便傳遍了整個大興城,是真正的家喻戶曉,剛剛還在外面跑著玩的孩子們立刻就被母親揪回家裏,屁股上挨了好幾巴掌,才聽母親給他講孩子被可惡的昌平王府的奴隸商團抓去賣給突厥人做人皮鼓的恐怖慘事,嚇的孩子們小臉煞白,連哭都不會了,躲在屋子裏面,大人往外攆,都不敢出去。

大興城裏原本到處亂竄的孩子不見了,年紀輕輕喜歡逛街的少女不見了,就是有些為了生計不得已必須出來的半大小子和年輕女子們,在大街上也是腳步匆匆,一臉恐慌,像是受驚的小鹿一樣,看見陌生人便嚇得趕緊跑開,特別是昌平王府周邊一時間變成了無人區,沒有人敢接近。

到了日頭偏西,人們感覺和平時也沒有什麽兩樣,暗自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一些自以為是的人想著是李塵是不是與昌平王府有仇,所以才用此手段報復昌平王府,準備回家把鎖在屋子裏一天的孩子放出來透透氣。

可緊接著便有消息傳開了,李塵真的拿著狀紙去京兆府衙告昌平王府去了,從東頭一直走到西頭,大半個大興城的人都看見了這位在京城頗有善名,仿佛一夜間老了二十歲的中年士子雙眼通紅,一臉悲痛的去了京兆府衙。

當著聽到風聲,趕去看熱鬧的數百京城百姓的面,將京兆府衙兩側的鐘鼓都敲了一遍。百姓告狀之前總要敲一敲鐘鼓,催促一下懶惰的大老爺升堂辦案,這規矩從漢朝就有了。

百姓是沒辦法告官的,以民告官先以有罪,哪怕官司贏了,脊杖八十,不會少一下,流放三千裏,也絕對不會少一裏,但李塵也是貴族,雖然家道沒落了,可身上還有一個從七品的勛職。

回頭看看身後一大群的京城百姓,李塵臉上悲痛欲絕,但心中卻頗為欣喜,他的女兒已經連夜送到了洛陽,太子殿下答應他會尋個中等世家結姻親,而他只要將這件事情辦好了,便是整個計劃參與者中。功勞最大的三個人之一,而當昌平王府淹沒在秦安侯所說的百姓海洋的浪潮中時,就是他在太子麾下出頭之日的時候。

京兆府尹是剛剛接了王通的位置,上任才三天的原雍州刺史陳三思,此時陳三思對於自己早早跑到京城上任後悔的要死,他雖然也是世家出身,但所在山東陳氏只是一個中等世家,根本沒有實力與昌平王府對抗,更沒有資格摻和到太子之位的爭奪深潭之中,總之眼下這件事情處理不好,他輕則罷官下獄,重則枉死京城不說,還會連累家族。

京兆府尹之下的其他官員同樣面如土色,他們絕大多數雖然也是出自世家貴族,但大多數連陳三思都不如,在昌平王府面前只能算是不入流的小家族,京兆府若膽敢收下狀紙,在他們看來被陛下看重的府尹大人或許不會有事,但他們自己,乃至所在家族在昌平王府和隱太子的報復之下,很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陳三思本來是不想接的,但是李塵在進入內堂之後,拿出了太子的令牌和一封信,他嘆著氣,接過來仔細看過之後,想著昨天昨上王君臨派人給他送來的信,陳三思一咬牙,最終還是接了李塵的狀子,算是在太子之位爭奪中被迫做出了選擇。

不過,陳三思還是不想將昌平王府和前太子得罪的太狠,算是給自己留一些余地,咬咬牙對李塵說道:“李先生狀告昌平王府的昌盛奴隸商團綁架了自己的女兒,且懷疑這些年京城失蹤的女人和孩子都是昌盛奴隸商團所為,可有證據,若是沒有證據,本官很難做啊!你要知道本官剛剛上任,對京城形勢還不熟悉,派去的人查找證據,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有進展,或許昌平王府的人都不會搭理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