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各種小紙條(第2/2頁)

頓了一下,宇文成都有些不好意思的又拿出了另外一張紙條,遞給王君臨說道:“這三個人是我宇文氏家族子弟,還請師弟代為照顧一二,改天為兄帶他們給師弟敬酒謝恩。”

……

……

送走宇文成都之後,王君臨安靜的坐在書房中,看著手中兩張紙條,雖然已經知道大隋的命運,但依然有些隱隱的憤怒。

三天後就是會試的正日子,而他直到今天才知道,原來高潁將方案呈給楊堅之後,在高潁這個主考之外,副考和提調都是高潁和陛下一一挑選,而在會試諸官之中,楊堅卻親自點命由他擔任著一個很麻煩且很重要的角色——主監。

所謂主監,就是全權負責此次會試中的監察之事,手中握有極大的實權,更關鍵的是,當夜裏封卷之後,在改卷之前的漫漫長夜裏,在楊堅親自從宮中挑選會寫字的親近內侍重新抄卷之前,糊名的事宜,是由他一手負責的。

而直到今天,不知道是自己來到京城之後的表現每一次都比楊堅預想中做的要好很多的原因,還是楊堅出於其他心思,竟然一直沒有召見他,單另再給他叮囑此事。

而但凡想在這次會試裏想要徇私舞弊的各個門閥世家和各方勢力,首先要處理的,便是糊名的環節。

就算那些學子身後的背景已經買通了禮部官員和座師考官,甚至是高潁自己想要照顧某個人,但如果糊名時不先做手腳,批閱試卷的考官也無從下手,因為他不知道哪個試卷是自己要照顧之人的試卷。

當然,這要是放在後世有著太多的辦法,即使在明清兩朝科舉已經很成熟的朝代,也有很多辦法對付糊名的舉措,可是大隋眼下秋試卻是華夏歷史上第一場科舉,不管是考官,還是考生,用來作弊的手段也只是在摸索研究之中。

本來這一個多月以來,這些舞弊營私的買賣,暗中各個門閥貴族和各方勢力私下裏已經將名額分配的差不多了,但因為王君臨是此次秋試主監,所有的事情便充滿了變數。

王君臨如今雖然是大貴族,但嚴格算起來和眾門閥貴族好像並不是一路人。

其次,以王君臨進京這一個多月以來所做的事情,好像是陛下用來專門對付門閥貴族的。

再說,王君臨行事往往出其不意,即使前一段時間禮部一名官員被一眾貴族門閥派過來有過試探,但各個門閥世家和朝中各方勢力依然有些拿不準。誰也不知道這位兇名赫赫,手段狠辣的毒將會做出什麽樣的事情來。

所以,太子才會毫不避嫌的讓宇文成都事先來秦安侯府,他認為王君臨應該不會違背自己的意思,宇文成都也毫不客氣的將自己家族的名字給了王君臨。

而且這些日子裏,太子認為他對王君臨表現出了足夠的善意,也該是王君臨表明自己態度的時候了。

王君臨又看了一眼兩個紙條上的八個人名,暫且將其記在腦海中,嘆了口氣,雙手一搓,將兩個紙條直接毀成粉末,心想不管怎麽說眼下楊廣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不能得罪的人,而且楊廣也不是太過分,只是五個人,且還聽說是真有才學之人,幫其作弊,也不算什麽。至於宇文成都送來的三個名字,多三個人問題也不大……

但他依然有些低估了事情的復雜性。

第二天,長孫無忌來了,手裏面也拿著一個紙條,不過上面只寫了兩個名字。

裴世矩讓裴元慶又跑了一躺,送來了三個人名。

靠山王楊林讓兒子楊成也送來了一份禮物,同時也告訴他三個人名。

大將軍韓擒虎派人送來了韓子良從天水郡給王君臨捎來的禮物,同時還有兩個人名。

就連長公主楊麗華也讓夜鷹使送來一份名單,和楊廣的數目一樣,足足有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