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先皇大行新皇登基(第2/2頁)

循舊例,先皇駕崩的當年,年號是不更改的,新任皇帝要在次年元月一日,再擬立新的年號,可是如果仍然沿用舊的年號,對楊廣來說卻有些等不及了,他迫不及待的要啟用他的想了多年的年號‘大業’,然後盡快展開他構思已久的宏圖偉業。比如遷都、還比如修長城,修運河,北閥高麗等等。所以他也顧不得古制舊禮了,在他的授意下,楊素和宇文述、蘇威率百官請立年號,早已有備的楊廣假意推讓一番,便更改年號為“大業”。

起好了年號,還要提前準備好要頒布的新政,當然按照慣例要大赦天下,以示新帝皇恩浩蕩,普天之下雨露均沾,除殺頭大罪不得開釋外,所有罪囚都做了開釋、減刑等處置。

這一系列準備到位之後,便到了真正登基之時。

新帝登基,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元老宿臣,各依序列,依次入殿。

楊廣站在龍椅的前面,俯看著跪倒在地上的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臣子,以及各個門閥宗主們,知道當自己坐下之後,自己便會成為大隋開國以來的第二位君主,手中掌控億萬人生死的統治者。

這是他奮鬥已久的目標,為了這一個目標,他曾經惶恐過,嫉恨過,最主要的是他殺過很多人。

當這樣一個目標忽然近在咫尺之時,楊廣的心情竟是如此的平靜,平靜地讓他自己都感到了一絲怪異。

“請皇上登基。”

“請皇上登基。”

如此這般三次,楊廣躬身三次,以示對天地人之敬畏,然後他直起了身子,看著堂下跪伏一地的群臣,似乎看見了整個天底下的億萬子民正在對自己跪拜,一股掌控天下的滿足感油然而生。

楊廣這般想著,便坐在了龍椅之上。

這幾天楊廣聽取親信幕僚虞世基的意見,趁著這次政變,朝廷動蕩,不少親近楊勇的官員被牽連,殺得殺,關得關,少了近半,大肆提拔啟用新人。給朝官隊伍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這些人只有三分之一是他楊廣的心腹,三分之一則是之前支持楊廣的各個門閥世家的人,而另外三分之一則是楊素和宇文述推薦的人。當然,其中是否依然有高潁的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隨即,楊廣便又大肆封賞群臣。

此次力挽狂瀾的王君臨直接加封秦安郡公,官拜內外侯官府大統領,賞銀萬兩,良田千畝。

另外,發揮重要作用的宇文述和楊素,拼了老命抵擋春秋使者的長孫晟、韓擒虎、宇文成都、裴元慶等武將,駐守邊關重地,手握大軍的魚俱羅等各地行軍總管固然皆有封賞,朝中文武百官也不例外,獨孤長蘇、蘇威、裴世矩、陳三思公明等人都加官晉爵,自己已升無可升的,就加官、加爵,擢升他們的兒孫子侄為官。

楊廣下一道詔令,武百官便山呼百歲一次,聲音如排山倒海,坐在高高禦座上的楊廣感受到迎面而來的巨大聲浪,不禁熱血沸騰,這就是權力,無上的權力,階下每一個人,都是威震一方的文武重臣,或者門閥高門的族主,而他們莫不跪倒在自己的腳下,這就是帝王。

親王也好,太子也罷,哪怕是再尊貴的親王和儲君,和皇帝之間都有著天淵之別,不坐上這個位置,永遠不會感受到那種天下江山盡皆掌握手中的滋味,雖然竭力保持著莊重、肅穆,和緬懷先帝的哀傷,他還是禁不住露出一絲微笑,於是學著父皇以前的習慣動作,伸出一只手,緩慢而有力地一揮,沉聲說道:“眾卿平身。”

“謝萬歲!”眾臣爬起,依序歸位,絕大部分面帶欣喜,但也有少部分臉色尷尬,眸中充滿擔憂。比如最開始支持漢王楊諒的賀若弼,一度暗中支持楊勇的關隴元氏兄弟元旻和元巖。

楊廣一看到他們,心裏便充滿了殺機。

賀若弼在楊諒被軟禁之日,便已經主動向楊廣表示臣服。而元氏雖然暗中支持楊勇,但元家人做事謹慎異常,從未直接參與,至少明面上楊廣沒有他們參與謀反政變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