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王君臨的決定

岸邊高高濺起一團水花,將從橋上跳下的數千隋兵的身影吞沒。水花散盡,隋兵的身影又呈獻在眾人面前,但卻少了一些,河水湍急且冰冷。

橋即將徹底被撞斷摧毀,水深不可回頭,隋兵們悲壯的大吼著,紅著眼睛一個接一個跳下浮橋,跟在麥鐵杖身後,沖上對岸,他們其實也是去送死的。

……

……

河對岸的圍殺足足持續了一下午時間,終於落下了帷幕。

左武衛大將軍麥鐵杖,武賞郎大將軍錢士雄和鷹揚朗將孟金叉等十一名五品以上將軍陣亡於遼河東岸。左武、左屯、右武三衛四萬三千多府兵精銳無一生還。

親眼目睹這一幕的大隋皇帝楊廣陷入瘋狂的爆怒之中,當場命侍衛將負責督造浮橋的工部尚書宇文愷和負責偵察、打探情況之事等十幾名官員推到河邊斬首示眾。

……

……

三天後,皇帝帶著百萬大軍首戰慘敗的消息傳到身在白翎島的王君臨耳中時,王君臨雖然早已知道結果,但依然忍不住心中暗罵道:“這跟歷史記載幾乎一模一樣。”

“傳信問許敬宗,我特意讓他以藍衣衛府的名義上報要注意遼河上遊,小心高句麗人派人破壞浮橋,為什麽這件事情依然發生了。”王君臨神色陰沉的喝道。

張天岡答應一聲便要去傳信,這時沈果兒匆匆走來說道:“許大人發來急報解釋,他三次上書提醒皇帝,皇帝讓宇文述負責處理此事。”

“獨斷專行的皇帝,一心為私、不敢擔當的寵臣,我不再期望什麽了,他們打他們的,我打我的吧!”王君臨嘆了口氣,心中已經徹底對楊廣和他帶領的朝廷失望。

……

……

打了勝仗,淵太祚當夜便派出使者過了遼河,面見楊廣為議和而來。

而且高句麗使者來的時候還帶著麥鐵杖、錢士雄等十五位大隋將軍的遺體。

淵太祚表示希望大隋皇帝陛下能體諒,“小國懼亡,敢同困獸”的惶恐心情,原諒他們今天不得不迎戰的魯莽行為,請求大隋退兵。

隋帝楊廣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拒絕退兵要求,而且咬牙道:“一日後,朕會命人繼續架橋。是戰是降,爾等小國之民自己想好!”

高句麗使者還欲狡辯,楊廣下令驅趕了出去。

諸將看著十五具將軍屍體,紛紛向皇帝請戰,但都小心翼翼的言明休整幾日後,將遼東城夷為平地。

可是楊廣卻道:“此番東征,九十九國番邦使者追隨,鞍前馬後。若是失信於人,將來豈能令他們信服?高句麗乃蠻夷小國,我們必須要盡快打敗高句麗,不能再休整,否則將朕和大隋的天朝威儀盡喪。”

若是王君臨在這裏,可能會想起一個詞“天子包袱”,這跟後世那些長期被無腦追星粉絲簇擁著,真將自己當成高人一等,經常會有一些“明星包袱”的明星何其相似。

諸將本來想休戰幾天,重新商議一下作戰方案,見楊廣說的這般堅決,只好從命。

第二日,楊廣於大軍面前,親自持白帛為麥鐵杖等十五位將軍洗面。下詔褒獎十五位將軍曰:“志氣果,夙著勛庸,陪摩問罪,先登陷陣,節高義烈,身隕功存。興言至誠,追懷傷悼,宜番殊榮。用彰飾德。”

並當眾追贈其為光祿大夫、宿國公,溢武烈,其他大將也有封賞和追封。

可是自始至終楊廣都沒有想過死去的那一萬多工匠和民壯,甚至那四萬多府兵也沒有下令對其家人額外賞賜什麽的。

……

……

“我們登陸高句麗安南郡的初步目標是攻下高句麗的海邊重鎮南陽寨,讓高句麗處於腹背受敵的局面。”

“據我們的探子打探到的情報,南陽寨只是一個駐有一千人的小寨,但因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我們雖然能攻下來,但至少要耗費兩天時間,且死傷至少要五百到一千人,所以只能智取。”

“我們在高句麗的探子已經弄到了文書和令牌,管小童的率領所屬三千人裝扮成高句麗軍隊,分批在夜晚上潛上高句麗安南郡,在我們探子的幫助下,匯集在一起,從北邊南下,以假文書和令牌,詐開南陽寨門,助防名義進駐,迅速控制南陽寨,解除一千高句麗人的武裝。”

王君臨指點著大幅地圖,下達著他帶領麾下一眾幹將商議推演多日,最後才定下的作戰決心和方案。

“第二個作戰目標是大羅城,將在控制南陽寨之後進行此步驟,大羅城在南陽寨北面一百二十裏,城周五裏二十六步,城墻高三丈五尺。駐守人馬三千人左右。本次大羅城作戰的難點是沿途無任何城池可供防禦和補給,並且不可避免需要進行攻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