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李密的一舉三得(第2/3頁)

旁邊李密的長史房彥藻插話道:“密公,瓦崗軍外營雖然練得不精,但如今我們內營和外營加起來足有四十余萬人,那王君臨若是帶領遠東軍傾巢而來也就罷了,如今只是派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大將,帶領四萬人馬來攻,即便不算茂功和程知節帶領的內營,其他諸營按每十人中有一個戰兵來計算,與來犯遠東軍都是七八個人對一人的比例,下官實在是不明白密公為何對來敵如此忌憚。”

李密被房彥藻說的有些下不了台,臉上有些尷尬。這個房彥藻是天下間有名的才子,是相信李密乃是真命天子,主動跑來投效的一批天下有才之士中非常有名的一個,而且頗有文才,能力不俗,所以被李密重用。

但此人卻是有些高傲,瓦崗寨中除了李密之外,也就徐茂公能夠入他的眼,其他的包括翟讓在內,什麽程咬金、單雄信之流,在他眼中就是一些草莽而已。

李密的尷尬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很快便恢復如常,笑道:“彥藻對秦安王有所不知,對上毒王,稍有不慎,便會落個滿盤皆輸的下場,我們瓦崗寨積攢到現在太不容易,若是將這些家底毀了,拿什麽去逐鹿天下。”

“密公言之有理,是下官考慮不夠慎重周到。”房彥藻知道自己剛才所言有些過了,不敢在此事上再有多言,轉口道:“只是遠東軍借敗兵之口造謠,亂我軍心,密公心中雖然已經有了破敵之遠策,為了不讓外營各山寨大軍離心,也為了激起他們的戰心,也應想個應急辦法才好!”

李密笑道:“彥藻不用擔心,外營各山寨缺少糧草,我已經讓人傳下令,可用遠東軍士兵的首級來瓦崗本寨領賞,每個遠東軍首級可換一石糧食,殺千人糧食翻倍,主將可升一級。”

房彥藻一臉佩服道:“密公高瞻遠矚。”

旁邊徐世績目光中閃過一抹對房彥藻的不屑和譏諷之意,對兩個文人式的虛偽對話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插話道:“密公,既然那遠東軍的人馬如此難纏,不如你我一起去勸一勸翟老當家,將那張須陀的屍首還給遠東軍,這樣一來,外營的人馬便不會再有疑慮,也好讓密公的計劃順利實施。”

房彥藻也說道:“茂公所言極是,如今密公是天命之人,是要重立新朝的真命天子,這種割人首級和扣留屍首索要贖金的強盜作為不能再做了,否則傳揚出去,對密公名聲極為不利。再說將張須陀的頭顱還了其家人,也免得遠東軍一再拿此說事兒,離間外寨的軍隊。”

“茂公和彥藻有所不知,我已經向翟老當家進言數次,甚至苦苦相勸,可是翟老當家認為張須陀的屍體能夠換得不少贖金,而且翟老當家認為瓦崗寨的一些規矩不能輕變,所以就不肯聽李某之諫啊!還請茂公給下面人將翟老當家的意思解釋一二,以定軍心。”李密連連搖頭,唉聲嘆氣,但眸中深處閃過一抹精光,心想若是翟讓將張須陀的屍首主動還了,我謀劃之中一舉三得中的第三得豈不是會落空。

很少有人知道,李靖以敗軍之口渲染瓦崗寨不歸還張須陀屍首說事,其實在某些方面正中李密之懷,後者立刻便察覺到了這中間對自己有利的一面。

他要借著被李靖激起的瓦崗寨上下的怨氣,將這個黑鍋有意無意的落在翟讓身上,到時候不管遠東軍殺死瓦崗寨多少人,都算到翟讓身上,然後他便可借勢逼著翟讓徹底退讓交權,甚至將其除去,真正完成瓦崗寨的集權。

房彥藻卻不知道李密這麽多的心思,在李密面前也不掩飾對翟讓的不滿和厭惡,冷笑道:“翟老當家不愧是匪首出身,也不看看如今瓦崗寨上下在密公打理下與以往大為不同,再說多了幾萬枚肉好未必能令主寨自肥,失了外營弟兄們的心便得不償失了,翟老當家雖然算是一方梟雄,但畢竟不是坐主天下的人,目光還是有所局限的。”

眼下李密雖然在瓦崗寨中主事,但翟讓地位超然,這就導致瓦崗寨已經分成了兩個陣營。

翟讓雖然相信李密是真命天子,給了李密極大的特權,很多事情也交給李密去決定,可是他本身依然在各營統領中影響力甚大,而且翟讓對錢財和糧草方面,卻看得一直很緊,牢牢捏在手中,這讓李密暗恨和忌憚不已。

但考慮到時機不成熟,李密一直沒有下手除去翟讓,而眼下遠東軍的到來,卻是一個契機。

當然,要想利用到這一點,前提是將遠東軍的四萬人馬殲滅,至少也趕走,至於遠東軍會給瓦崗寨帶來很大的損失,這個根本不用他擔心,他反而要想盡辦法,讓內營精銳不要損失太大。

李密很清楚房彥藻的性格,知道後者就是一個大嘴巴,最是喜歡發牢騷,他相信根本不用他多言,關於翟讓頑固守舊,不將張須陀屍首歸還,才引來毒王遠東軍,導致大夥死傷的消息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