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4章 關鍵一招(第2/2頁)

總之,就是要讓普通勞苦大眾看到好處,看到希望,自願支持他們,讓豪族地主們雖然不喜,但卻要把控一個度,一個平衡,在遠東軍威懾之下,盡可能的不將他們逼到瓦崗軍的對立面去。

而魏征給參加鎮兵的百姓每家五畝良田,並且當場發了田契,在新公衙備案,這一下子就得到了參加鎮兵的鎮上百姓忠心不說,再次掀起了參軍熱。

而對鎮上的豪紳和地主們,魏征也不是沒有給好處,讓鄭成傑等各家舉薦族中子弟參加考試,只要考試通過了,便可以在鎮上擔任官吏,甚至這邊表現好了,還可以調到遠東軍控制的十個郡擔任官吏。

王君臨下轄郡縣的富庶早就天下有名,而且以王君臨的威名和兇名,這些地方怎麽看都給人一種會長治久安的感覺,這一下子就讓鎮上豪族看到了豪族地主們最為看重的官宦希望。

當然,魏征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對無產無地的窮苦百姓的好處是最大的。

隨著亂世到來,天下的土地兼並更為嚴重,對於這一點瓦崗寨的李密等人卻沒有絲毫理會,更沒有想過去救治,甚至瓦崗寨上一些新型“貴族”這兩年大肆兼並土地。

其中尤其以翟讓的兩個弟弟有名,各自通過各種手段已經侵吞了十多萬畝良田,其他的大小瓦崗新型“貴族”們紛紛效仿或者學習,導致如今瓦崗寨治下編有三十多萬余戶,其中有九成都是無地無產的佃戶,比大隋統治時期土地兼並甚至更為嚴重。

而瓦崗軍足足有四十多萬人馬,又沒有王君臨集團那樣生錢、生糧和造出各種生產資料和生活物資的手段,為了維持龐大的兵備支出,只好對現有控制區域征收大量稅賦,一點都不比原本大隋收的稅輕多少。

再加上李密掌控瓦崗軍之後,每占領一地,都會依重於地方紳豪勢力,即便打壓地方勢力,也只是方便讓瓦崗軍滲透過來控制地方。

這自然與李密本身出身大貴族世家有關,讓他的目光有了局限性。

當然,出身並不能徹底導致目光的局限性,比如太原李淵父子,同樣出身大貴族世家,就看出了大隋滅亡的根本原因,對百姓民生非常重視,在不影響支持他們的眾門閥貴族的利益前提下,盡可能的善待百姓。

甚至李淵父子找各種借口,收拾了一大批小地主,頂著各個門閥貴族的壓力,效仿範陽郡的治地之法,將不少田地分給了窮苦百姓,極大的得了民心。

而在小河鎮,魏征所為比李淵父子做的更加徹底。

一直以來,瓦崗勢力範圍之內,繁重的賦稅依人頭攤派,佃戶受到的剝削極重無比,但苦於無力反抗。

而如今小河鎮減免丁稅、人頭攤派,將稅賦都攤到田畝裏,大部分佃戶除了極少的田租,甚至都不用再承擔直接的稅賦。

所以,可以預料得到,當小河鎮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從小河鎮傳出之後,瓦崗軍治下的百姓們會如何想。

李密以為李靖離間他們外營各寨和瓦崗本寨的關系已經是最厲害的手段,殊不知王君臨通過恐怖的情報網絡,對瓦崗軍治下的情況早已調查研究的非常清楚,早就制定了真正的厲害手段,而這個手段才是徹底斷了他們瓦崗根基的戰略。

“可以預料到,魏征在小河鎮幹的事情傳出去之後,瓦崗軍治下的百姓都巴不得我們打到他們那裏,將瓦崗軍逐出去或者殺光。”小河鎮所在山道通往瓦崗寨腹地的山口處,李靖得知魏征在小河鎮上做的事情之後,神色復雜之極。

他以為此次打瓦崗軍將是他大放異彩的時候,事實上剛開始也的確如此,可是隨著他們打下小河鎮,然後關於小河鎮的敵後根據地的計劃展開之後,他頓時發現自己由主角變成配角了,因為他看出了魏征在小河鎮推行的這些政策的厲害之處,這是從根子上斷送瓦崗寨根據的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