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0章 徐世績與李靖的全面交鋒(第2/3頁)

暴熊營的攻擊依然猛烈,拋石機和巨型強弩沒有停過,火藥包的發射保持著大約每五鐘兩輪,每輪十個的射速,持續不斷的摧毀那些盾車和瓦崗軍梯隊,將他們的陣形打散,同時也不斷的摧毀著瓦崗軍的士氣。

瓦崗軍頂著傷亡,終於前進到離土墻九十步的時候,徐世績一聲令下,他身邊傳令手趕緊吹響號角,下一刻成千上萬的輕箭升上天空,朝著土墻傾瀉而下。

土墻上的懸簾上頓時響起密集的噗噗聲音,防箭的棉被上如同頃刻長滿雜草,土墻上的懸戶掩護著暴熊營的士兵,斜射的弓箭大多被擋住,土墻後的待命士兵躲在懸簾內,上面同樣是木框帶棉被,有效抵擋弓箭,防守方的優勢盡顯。

不過,那些必須往來的工兵、輜重兵、救護兵和傳令兵,則開始有了傷亡,這個過程中暴熊營的強弩手和弓箭手在胸墻後還擊,打擊那些填坑的瓦崗軍士兵,雙方依然還是遠程對射階段。

總體來說,遠東軍的兩個軍寨土墻上井然有序,東山和西山的觀察哨不斷傳信,復雜的在山腰用箭射下情報,山下的傳令兵拿到後騎馬趕往西邊軍寨城頭,那裏也架起木質的瞭望台,不斷跟李靖匯報軍情。

簡單的信息按照遠東軍旗語條令規定的旗語便可傳遞。

當然,李靖也可以用望遠鏡觀察著敵方陣營,在第一時間親自做出一些判斷,確保做出的一些反應能夠及時和有效。

遠東軍的遠程攻擊極為猛烈,在百步範圍內的精度也不低了,所以瓦崗軍陣線上接連不斷的爆起盾車的碎片,地面上冒出一團團火光,地雷將那些清障的士兵一片片掀翻。

但徐世績這些天讓人打造了大量盾車,所以瓦崗軍的盾車不見減少,有被打中的停下後,後面又繞過一輛,補充到陣線中,士兵也是源源不絕,前面的剛倒下,盾車後又被驅趕出一批。

盾車停止在七十到八十步之間,無數的瓦崗軍士兵在盾車前面亡命勞作,將前幾天殘留的盾車遺骸往新的盾車前面堆放,盾車後面成千上萬弓手拉弓拋射,五六箭後就換上一輪,保持著體力,一波波的箭雨猶如不會停息一般,即便遠東軍有各種遮擋防禦物,依然遭受了一些傷亡。

李靖很清楚徐世績既然已經看出自家王爺的陰謀計劃,已經有了撤軍之意,那麽這場仗便持續不了多長時間,便會有變故發生。

再加上為了減少損失,所以毫不猶豫的將攔馬溝放棄,讓人依次往土墻撤來,爬上那些彎曲的通道退過壕溝,進入土墻前面的胸墻,依托胸墻繼續射擊瓦崗軍。這樣土墻就有了兩道火力,可以互不影響的同時射擊。

這個過程中,火藥包一直每隔幾分鐘便有發射,所以戰場上白煙時而出現,西北風將陣陣硝煙吹離戰場,很快又有新的白煙出現,兩個軍寨一裏多長的土墻防線上殺身震天煙霧彌漫。

因為東山和西山上的遠東軍軍隊的威脅,瓦崗軍的盾車無法布滿正面,兩翼成為了他們的軟肋,他們似乎想布成一個弧形,但西側的打擊十分猛烈,造成他們的盾車損失嚴重,此時只夠布滿正面,對兩翼的防護十分空虛。

果然,李靖在兩邊山上各調了一千騎兵開始集結,作勢沖鋒。

徐世績反應很快,一聲令下,兩側瓦崗軍很快在土墻後各集結了三千多步兵。

東山上的一個木台上連續打著旗語,利用優良的視角給山下的遠東軍部隊傳遞信號,旁邊有通信兵用望遠鏡看著旗語,口中一字一字念道:“二十五息後騎兵從兩側沖鋒左三號位置和右七號位置。”

李靖聞言,立刻下令:“傳令給工兵輜重營,拋石機在十息之後,統一拋射火藥包於敵軍左三號位置和右七號位置。”

王君臨也在看,但他看不懂旗語。

說起來遠東軍軍中出現正兒不經的旗語,還是王君臨在兩年前就一力倡導的,王君臨依照後世軍隊旗語,進行了一些修改,考慮到大部分士兵都不識字,他親自弄了一個拼音表,然後才有了現在這個標準的旗語,雖然還在試驗階段,但用於傳遞簡單的軍情和命令已經顯現出極大的優勢,速度效率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至於軍情中所說的三號和七號位置,是因為防線上所有面對的地域都有編號,而這只是遠東軍作戰條令裏面的一部分,主要是由軍情府的人完成。他們每日都要在瞭望哨拿著一份標號的地圖訓練,在沒有標定物的情況下準確判斷敵人位置,這也是遠東軍的拋石機不管是石頭,還是火藥包,精度都要比瓦崗軍高不少的原因之一。

所以,遠東軍的準備遠遠比徐世績等瓦崗軍將領的想象的還要完備,早已在他們的想像和認知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