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第2/3頁)

而他們瓦崗軍在鳳陽城外足足有十多萬的大軍,如果列成一個方陣的話,隨隨便便也是正面寬度超過十多裏。這等重兵集團,極其依賴於旗鼓的指揮,特別是旗幟。

而在夜晚,即便是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士兵們多執火矩,也最多能看得見有一面面旗幟,至於旗幟的顏色、形制,在戰鬥當中,絕大部分將士都是很難分辨清楚的。

因此,對夜戰來說,人馬越多,就越是容易混亂,無法指揮,一旦發生混戰,自相攻擊甚至造成炸營也屢見不鮮。

尤其是這十幾外瓦崗軍中外營人馬占據了大多數,其實就是一些山賊和流賊。在夜戰當中,這些軍隊的存在,絕對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只是,這個時候,李密想拋下這些外營人馬帶著自己在內營的數萬嫡系精銳大軍突圍也已經不可能,否則的話只怕不用遠東軍動手,他們內部立即就會內訌。

當然,這種混亂是雙方的,除非遠東軍固守不出,否則他們一樣也要接受夜戰的考驗。

這也是在各外營大將要求夜間撤退徐世績和李密勸說無果之後,徐世績和李密覺得夜間撤退也並非沒有值得冒險的理由————遠東軍畢竟兵力較少,且如今可以確定王君臨不想兵力損失太多,所以遠東軍有可能害怕混亂而不敢出戰,即便出戰,這種混亂也將讓勝負變得難以預料。

但這些天與遠東軍交戰的經驗,卻讓李密和徐世績隱隱覺得,他所面對的遠東軍,應對混戰的能力,可能要遠強於他們瓦崗軍隊。

此外,撤退的方向也是個問題。甚至有部族將領認為此時根本不應該撤往東南邊的瓦崗寨,而是索性向西南方向撤退,先在最近的一個外營山寨休整才是正確的選擇。

李密明白,他可能還有最後一次選擇的機會。不是選擇更好的一個撤退方案,而是去選擇不是最壞的那個方案————這次的決定,將直接決定他和這十多萬大軍的生死命運。

盡管心裏面波瀾起伏,前所未有的猶豫不決,但是,從外表上看,李密反而變得從容鎮定起來。

不過,李密很清楚,論勾心鬥角和謀人謀事他誰都不怕,但論智謀打仗此時還要依靠徐世績,即使徐世績剛剛慘敗於遠東軍之手。

只是,徐世績從心底深處,根本沒有撤退的意思,但他是聰明人,雖然那封信中的內容他沒有看到,李密也是百般隱瞞,但他從李密的神色舉止中知道,很難阻止得了李密帶兵回瓦崗山的想法。

“不管是白天撤軍,還是黑夜撤軍,只要開始撤軍我軍士氣首先會跌落,其次以遠東軍火藥包的威力,我們很容易由撤退變成潰敗,到那個時候距離全軍覆沒也就不遠了。諸位若是不相信,想想之前我帶領內營人馬從小河道山口撤退,短短不到兩百裏路,便幾乎全軍覆沒”徐世績盡最後的努力,肅然說道。

“大總管,不撤退又能怎麽樣,我們糧道本來就被遠東軍斷了,已經不足十日,本來是要派大軍護送糧草的,結果瓦崗寨出事,肯定不會再給我們送糧草過來,我們若不撤退,難道要坐以待斃,全軍餓死在這鳳陽城下。”一名外營大將臉色難看的沉聲說道。

徐世績沒有回答此人的問題,而是自顧說道:“如今之計,諸位若想帶領大軍活著撤到瓦崗寨或者回到各自地盤,首先要將遠東軍引開才行。”

李密最為擅長的便是謀人,早就對徐世績非常了解,知道後者這樣說定然是心中已有定計,不由眼睛一亮,問道:“大總管莫非已經胸有成竹了?”

徐世績點頭道:“我們被斷了糧草和後路,這件事情想必瞞不了下面士兵多長時間,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卻是不能龜縮不出了,否則對士氣可不是什麽好事。所以,對遠東軍,我們如今卻不會與他們大打,但是小打可就要天天不斷了。你們來看!”

眾人都圍了上來,徐世績手指指著眼前桌子地圖上一道被描黑的曲線,說道:“這是遠東軍大營直通遠小河道山口的馳道,遠東軍所需的所有糧草和軍械物資都從這條馳道運送。我的意思是派精幹兵力打擊這條馳道,派出小股部隊,每天去騷擾,去消滅任何在這條馳道上行動的任何人?”

李密沉思片刻,說道:“徐總管,遠東軍和想必對糧道防衛早有準備,一到兩次打擊自然或許是奏效的,但次數多了,恐怕是枉自耗費精力,得不償失了。”

徐世績微微一笑,說道:“打擊馳道自然不能持久,不論是護送糧草的騎兵,還是特戰大隊,都會派出部隊來與我們派去的部隊作戰,而我們大隊人馬也不可能插進遠東軍大營與小河道山口之間,但是,我們打擊他們的糧道,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你們想想看,我的真正目標是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