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裴寂之才(第2/2頁)

李淵聞言,略一沉思,他感覺裴寂所言很有道理,但也有所顧忌,皺眉道:“可是本王盡用我李氏為將,會不會讓麾下眾將不滿,當年楊素兵敗教訓尚在,當時便盡用楊氏為將,本王擔心恐怕會重蹈楊素覆轍。”

裴寂立刻笑道:“王爺不用擔心,楊素當年雖然號稱大隋軍中第一人,但他只是將帥之才,卻不是帝王之人,自然不會用人之術,這與王爺是遠不能相比的。”

這話說的李淵聽在耳中暗爽不已,捋了一把胡須,矜持的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示意裴寂繼續往下說。

裴寂受到鼓勵,接著說道:“更何況,楊素當年雖然本身素有大才,但他幾位兒子自楊玄感往下,還有眾位兄弟族人大多是庸碌之輩,否則楊素當時也不會重用李密,結果反而被李密壞了大事,因為李密此人野心極大,本來就身懷二心。而如今殿下族人英才濟濟,世子和二公子一文一武,當以大用,再說武重族人,文重良才,這才是固守江山的良策,殿下不必多疑。”

李淵被說動了,而且裴寂雖然沒有明說,但其實暗指最合適的人選是次子李世民。

只是李世民要在東面直接防止遠東軍主力和幽州羅藝,這不比西邊馬邑郡的擔子輕。

而李孝恭又南下巴蜀,李叔良略遜一籌,不過他為人穩重,兵馬嫻熟,雖不能和王君臨相比,但勉強倒也能夠勝任。

不過,李叔良終究還是差了一點,還需要一個謀略之士輔佐,這樣就圓滿了。

想到這裏,李淵便笑道:“李叔良、劉弘基雖有帶兵之才,但文略欠佳,且河東諸門閥貴族向來以聞喜裴氏為首,與王君臨一戰想來短時間難以結束,錢糧方面當是關鍵,很可能需要河東諸家慷慨解囊以支援前線錢糧,這還要麻煩裴長史在其中多加周旋。所以,本王想請裴長史一並同行,北救河東,不知裴公是否願意?”

裴寂心想,這樣一來,自己今日此來所有目的便達到了,心中大喜,面上卻不露絲毫躬身道:“殿下有令,微臣當效以死命!”

李淵當即下令,封李叔良為河東道行軍元帥、右驍衛大將軍,河東各郡軍馬皆受其調遣,又命劉弘基為副將,裴寂為行軍司馬,率七萬關中精兵前去支援河東,並即刻發兵。

………

………